中国财富网讯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的持续推进,向清洁低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体系转型成为明确趋势。近来,新能源与储能行业迎来爆发点,但在市场、开采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锂价经历“过山车”行情,加剧了锂电产业的压力。
业界对锂矿资源的竞争从未停止。8月11日,四川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权经过3412次的报价,以10.1亿元的最高报价成交,较起拍价翻了1771倍。8月13日凌晨,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探权的拍卖尘埃落定,起始价仅为319万元,历经11307次竞价,最终以42.06亿元的价格成交,溢价1317倍。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能源车销量和储能需求的持续增长,下游企业对锂资源的需求较大。对企业来说,掌控矿产意味着握住了锂资源供应稳定与生产成本控制的关键。“有矿在手”就具备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大的溢价能力,更能保证相对平稳的上游原材料价格,保障自有产业的有序发展。但优质锂资源正逐渐被瓜分殆尽,可供选择的交易对象越来越少,整个锂资源市场的交易“窗口期”正在逐步关闭。科力远通过纵深布局锂电行业上游,成功拿下四座锂矿,在上游锂资源上具备了核心竞争力,筑牢成长“底座”。
2022年11月,科力远公告显示,公司拿下了东联公司四座锂矿资源的采矿权,分别为江西省宜丰县同安乡同安瓷矿、鹅颈瓷矿、第一瓷矿、党田瓷矿。据了解四座矿山已探明资源储量充足,远超预期,且均为高品位的含锂瓷矿。
在此之前,科力远积极携手“亚洲锂都”宜春,积极布局锂电产业链上游,围绕锂矿与碳酸锂业务持续深耕。目前,同安矿已率先建成并稳定出货,鹅颈、第一、党田三矿正加速推进详勘工作。同时,“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也顺利达成了首期1万吨的产能建设目标。
今年8月,宜春市矿业公司以其持有的30%东联公司股权增资入股科力远子公司宜春力元,使其对四座锂矿资源的掌握得到了有力强化,可为碳酸锂项目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保障,提升其经济性和竞争力。
此外,凭借在镍氢动力电池领域的多年深耕,科力远在拓展储能市场积累了突出的先发优势。早在2009年,科力远便组建了国内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其“镍氢、锂电混储数字能源系统”基于先进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 研发制造能力与储能技术成果,以“跨界融合”的方式创新性地推动储能发展,直击储能行业痛点。目前,科力远正基于核心资源与核心技术,拓展储能业务空间。
中共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的指示。在具体层面上,这进一步要求了锂电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科力远也正以“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依托技术平台和矿资源优势,营造由研发平台、产业联盟、金融资本共同参与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分析认为,若“联盟”的目标达成,将从产品、技术、成本、市场、供应链、商业模式等多个维度,全面推动锂电和储能业务发展。(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