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航空产业全面复苏 炼石航空或将迎来经营拐点

2023-03-22 14:51
信阳日报

3月22日,炼石航空(000697.SZ)发布2022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营业收入约12.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32%。但由于审计报告显示公司净资产为负,公司将在披露年度报告同时,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

公告显示,炼石航空2022年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全资公司Gardner Aerospace Holdings Limited,该公司主要业务是生产制造各种航空器相关精密零部件及组件等,均在境外工厂生产。由于全球航空业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弱,与 2021 年度相比,公司营业收入呈现了增长趋势,但公司的盈利水平同比下降,主要原因系2022年度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增加以及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同比下降等综合影响所致。

全球航空产业春天到来

2022来,虽然全球航空业受新冠疫情影响逐渐减弱,但国内疫情的反复以及国际上地区形势紧张等因素影响,航空产业经受了严峻的挑战,相关企业经营承受较大压力。

不过,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多轮民航纾困政策落地,航空运输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市场信心进一步提振。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表示,航空业将在2023年完全复苏,逐步走出低谷。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2月9日,C919完成了对中国东航的首架交付,正式进入运营阶段,拉开了国产民机大时代的序幕,中国商用飞机发展来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下半场。

据了解,中国商飞C919规划未来五年年产能达150架,目前C919订单数量已接近1200架,预计在2023年3月实现商业化运行。根据中航权威官方媒体透露数据来看,C919客机目前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在60%左右,在商用的过程中将持续推动和引领高端产业链的发展。

全球飞机制造商双雄空客、波音公布2022订单与交付信息显示,净订单方面,空客以820架力压波音的774架。交付量上,2022年波音交付480架,与空客相比少了近200架。空客、波音订单交付量已连续三年实现增长,其中空客订单交付量已恢复至疫情前76.59%。

在国内民航客运方面,航旅纵横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假期期间,国内客运航班量达到8.5万班次,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4%。春节假期,国内民航旅客量超88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近78%。

炼石航空或将迎来经营拐点

根据中国商飞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的航空公司将接收约9084架新机,市场价值约1.4万亿美元;到2040年,中国占全球客机机队比例将增长到22%,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从波音、中国商飞的预测情况来看,2019-2038年全球民航新机需求数量超4万架,市场规模将超6万亿美元。

从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的新机需求数据可以看出,未来二十年航空业对于飞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航空制造行业仍处于黄金发展时期。炼石航空一直深耕航空制造领域,旗下子公司加德纳是空客一级供应商,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在业务开展方面,炼石航空设立加德纳成都工厂,进一步拓宽国内客户和扩充产能。这是加德纳航空在中国的首家工厂,也是加德纳航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制造基地。

加德纳航空成都旗舰工厂产能释放后,这些原来由国外生产的零部件,98%将改为双流生产并直接交付给中航西飞,从而节省大量物流成本,实现一站式供应,刚好契合空客公司的本地化供应及垂直整合战略。此外,加德纳成都工厂还将加大与成飞民机、沈阳民机等企业合作,进一步提升空客飞机的本土化程度。

与此同时,空客直投项目的落地,也为加德纳航空成都工厂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加德纳可对空客拆解下来的飞机零部件进行翻新的同时为空客提供库房管理和物流供应链管理等服务。

伴随新购设备的投入使用和英国加德纳向成都订单转移,预计加德纳将是空客巨额订单的受益者,生产规模和订单会逐步扩大和提升。加德纳凭借在欧美地区零部件制造、大部件组装及快速响应工厂等成熟的技术优势,也将充分受益于国产大飞机项目的市场红利。综合来看,炼石航空即将进入订单放量、业绩高增兑现期,其公司经营有望迎来拐点。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张望舒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