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晚,小米发布了与徕卡联合研制的三款高端影像旗舰手机——小米12S、小米12S Pro、小米12S Ultra,价格从3999元到6999元不等。
图:分别为小米12S、12S Pro、12S Ultra,来源:小米官网
小米自10系列开始拓展高端路线,此次与徕卡联合研发,显示出了小米走高端路线的决心。
净利润腰斩,手机市场份额丢失
2022年,小米开局不利,面临着海内外销售下滑的双重承压。5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营业收入735.16亿元,同比下降4.57%;营业利润28.40亿元,同比下降53.33%;净利润更是负值,亏损5.88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Wind
需要注意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81亿元,去年同期为14.54亿元。
数据来源:Wind
财务问题其实反映的是销售问题,小米一季度出货量为3850万台,较去年同期4940万台下降22.1%,减少了一千多万台手机出货量。小米总裁王翔表示,影响一季度手机出货量的最大原因是低端芯片缺货,他认为这种情况在二季度会得到改善。
大环境因素使得所有手机生产厂商的市场萎缩,然而,竞争对手的赶超对小米而言或许是更棘手的问题。
Canaly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为7560万台,同比下滑18%,环比下滑13%。而在该季度,荣耀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占率为20%,同比增长205%,苹果的市占率则为18%,同比增长17%。小米也从2021年一季度第三的位置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第五的位置,出货量为1060万台,排名第五,市占率为14%,同比下降22%。
数据来源:Canalys
高端发力,对标iPhone
从2017年开始,国内手机出货量连年下跌,小米需要同时面对实力强劲的荣耀以及深耕高端阵营的iPhone。在手机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态势下,小米从2020年宣布冲击高端市场,在未有良好的表现后,于今年2月宣布高端化战略目标:产品和体验要全面对标iPhone,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雷军2月8日在微博中写道: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发展的生死之战,我们会坚定不移执行高端化战略。
在7月4日的发布会上,雷军再次提到“小米对标iPhone”的目标,他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小米12S都比苹果做得好,至少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了;而只有少部分测试确实还有差距,但这些差距正在一点点被拉近。对标iPhone在小米内部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又一个的细节。
在发布会现场,小米12S Ultra在手机续航能力和温控两方面现场实测对比iPhone 13 Pro Max,两者几乎打平,也预示着小米12S Ultra跻身市场第一梯队。据悉,12S Ultra装载索尼超大底传感器IMX989,对比iPhone 13 Pro Max,感光面积提升172%、感光能力提升76%、拍照速度提升32.5%、启动速度提升11%。此外,小米12S Ultra还搭载了徕卡专业光学镜头,支持5倍光学变焦,超广角镜头支持夜景模式。
高盛研报指出,预计小米12S系列的发布和图像技术的升级,将有助于小米智能手机品牌的高端化。智能手机的高端化不仅将提升ASP(平均售价),新用户的增加(据管理层称,小米12系列的约50%用户为小米新用户)有助于 MAU(每月活跃用户数)增长,并产生更高的互联网服务收入。
高盛续指,2022年第一季度,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0%,而2021年第一季度这一比例为8%。
千亿研发投入,能建起小米的护城河吗?
坚定不移走高端市场的背后,是小米对于自研投入的坚持。早在2020年初,小米就宣布未来五年计划研发投入500亿元,截至2021年底小米研发投入已超220亿元,在今年的高端化战略研讨会上,雷军表示将坚决执行之前更新的“五年研发投入至1000亿元”的计划。
对小米而言,没有拿得出手的自研核心硬件一直是“心病”,对比苹果和华为,拥有自研芯片与iOS生态体系的iPhone有着绝对的护城河,而华为有着自研的麒麟芯片。在7月4日的发布会上,小米12S Ultra首次实现了“一机两颗自研芯”,首发搭载了小米澎湃G1自研电池管理芯片,与自研澎湃P1充电芯片组成小米澎湃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了电池管理全链路技术的自研闭环。
图片来源:小米官网
高端手机搭载两颗自研芯片算是给小米近年研发投入的成绩单上抹下了“浓重”一笔。但横向对比来看,苹果和华为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都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也就是说苹果、华为一年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小米五年的研发投入总和。
移步越南,降本增效
对手的强悍,使得小米一刻也不能松懈。7月5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米已开始在越南生产智能手机,由位于北部太原省的上市公司光弘科技代工工厂生产,工厂整体的占地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而投资额约为8000万美元,除了智能手机之外,还将生产数据传输设备和电路基板等各种零部件。
除了越南之外,小米还将向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东南亚地区出口。越南以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为东风,有望迎来需求增加。另外,越南生产成本较低,行业相关人士表示,“智能手机企业从生产成本低于中国的越南采购零部件,有助于降低成本”。
小米方面称越南只是公司在东南亚的产品布局,并非整个生产链迁往越南。此前小米主要在中国和印度生产智能手机,自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影响后,为了保证销售不受影响,故分散生产基地,在越南生产。据悉,光弘科技代工工厂和三星的工厂位于同一个工业园区,将可以运用汇聚在三星周围的供应商,采购部分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