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沃尔沃”的重组整合计划流产,重金打造的极氪汽车“出师不利”,“A+H”上市计划落空,全年股价累跌近5成……
对于59岁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来说,2021年他和吉利汽车经历了很多波折和考验。
这从吉利汽车2021年财报数据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尽管如此,吉利汽车反而更加坚定了向电动化和智能化全面转型的决心,并立下宏愿:要进入高端电动车行业市占率的全球前三。
吉利汽车的底气在哪里?又将面对哪些危机和挑战?
燃油车卖不动了?国内销量下滑
客观分析,吉利汽车2021年财报“成绩单”尚属合格,但难言优秀。
财报显示,2021年吉利汽车的营业收入为1016亿元,同比增长10.3%;毛利率17.1%,扭转了连续两年下滑的势头,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单车收入同比增长9%,达87672元。
吉利汽车的新车销量依然亮眼,连续第五年成为中国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全年共销售132.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其中,国内市场销量121.3万辆,同比下跌3%。
值得注意的是,“增长1%”“下跌3%”,这两个数据反映出,随着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崛起,吉利汽车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严峻挑战。
来源:吉利汽车2021年财报
此外,在这132.8万辆的总销量中,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销量只有10万辆,仅占总销量的7.5%。
可见,传统燃油车仍然贡献了吉利汽车销量、营收和净利润的大头,新能源车的占比很小。
而早在2015年,吉利汽车就启动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李书福曾放出豪言,“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车销量占总销量的90%以上”。
时至今日,吉利还未实现这个目标。
对比同样是传统燃油车起家的长城汽车,2021年新车总销量超128万辆,其中新能源车13.7万辆,占总销量的10%。
看来,吉利汽车在新能源转型的路上还要加快赶超步伐。
净利润连降三年,极氪汽车“出师不利”
这份财报中最该引起警惕的,恐怕是下滑的净利润数据。2021年吉利汽车净利润为48.47亿元,同比下滑12.41%。
自2018年起,吉利汽车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下滑。2018年、2019年、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25.5亿元、81.9亿元、55.34亿元。
对此,吉利汽车解释称,利润压力来自于原材料成本上升、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开发新业务产生的经营成本。
原材料成本上升是全行业共性问题。对于吉利汽车来说,研发投入和开发新业务成本的增加可能是核心原因之一。
财报显示,2021年吉利汽车研发总投入为55亿元,同比增长16.1%。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以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2021年吉利汽车研发投入增长,主要用于极氪汽车研发、新能源及智能领域研发等。
极氪001是吉利汽车在2021年4月推出的一款纯电动智能汽车。这款车在尺寸和性能上对标Model 3,平均订单价33.5万元。
来源:吉利汽车官网
在研发之初,吉利汽车就对极氪001寄予厚望,不吝重金投入。李书福亲自挂帅,担任极氪汽车的董事长,足见其重视程度。
李书福曾说:“吉利希望通过这个品牌,正面参与智能化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然而,极氪汽车自2021年10月开始交付以来,至当年年底仅卖出6009辆,未能如愿成为“爆款”。上市之初,还遭遇了“口碑崩塌”。不少极氪车主吐槽新车延期交付、减配以及质量问题。
对此,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也坦承,“目前极氪存在产品交付慢、软件需要提升等问题,今年将从用户端、产品段和研发端进行改善。极氪今年的销量目标是7万辆,未来3年将推出6款全新车型。”
新能源车市场是车企们的“必争之地”。吉利2021年财报称,2022年将继续加大在新能源产品上的研发投入。
而上述吉利高管的公开发言表明,吉利汽车仍将极氪作为抢占智能电动车市场的一张“王牌”。
华安远见投资顾问公司联席总经理程陆明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极氪汽车33万的定价较高,今年完成7万辆销售目标有一定的难度。“这款车与‘造车新势力’类似车型相比,竞争优势有限。再加上原材料涨价的压力,更多的‘玩家’进场,极氪汽车可能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扩大“朋友圈”,吉利研发平台“技术反哺”上市公司
“我们不想被世界颠覆,就必须超前布局。”在2022年的新年致辞中,李书福曾这样写道。
近年来,吉利汽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17年至2021年,吉利汽车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6.49亿、61.79亿、54.51亿、48亿、55亿。
据统计,吉利汽车的设计研发人员超2万人,拥有2.6万项创新专利。
吉利汽车对自研科技的重视,也为技术授权和输出业务奠定了基础。目前,技术授权收入已成为吉利汽车新的利润增长点。
研报显示,2021年,吉利汽车在技术授权和研发服务的收入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245.3%。其中,技术授权获得的收入为12.75亿元,同比增长125%,合作企业主要包括雷诺、百度、富士康等。
招商证券研报称,吉利凭借研发平台化优势及广泛的战略合作,技术输出成为新的收入来源,管理层预期未来几年或增加近百亿元收入。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吉利的技术服务收入前景广阔,拥有“无穷”的赚钱潜力,以保障其高质量发展。
在新能源车“群雄逐鹿”的当下,吉利汽车能否重现燃油车时代的辉煌?市场终将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