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协会”)发布《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2017年度)》分析报告。报告指出,2017年,75.5%基金投资者在金融资产投资中获得盈利,其中14.8%的投资者盈利超过30%。
据了解,2018年二季度,协会联合各基金管理公司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会员向基金个人投资者发放调查问卷,连续第十一年对基金个人投资者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此次调查,获得了来自111家公募机构、13家基金销售机构问卷数据和基金个人投资者账户数据,反馈样本数量共计56630份,最终使用问卷样本数量为54814份。
报告指出,基金个人投资者以45岁以下(80.8%)、本科以上学历(51.7%),税后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89.4%)为主,男性和女性投资基本相当(51.6%和48.4%)。基金投资者总体的年龄、性别结构与去年(2016年)报告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可能在于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手机端成为基金公司越来越重要的获客渠道,与第三方APP的合作给基金公司带来了大量新的年轻客户。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是,由于不同年龄的基金投资者在一些问题上的回答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投资金额、投资品种、金融知识等),因此年龄结构的变化导致了部分问题的调查结果与去年表现出明显差异。
报告显示,50.9%的投资者投资经验在3年以上,投资经验低于1年的投资者占21.2%。43%的投资者持有超过三家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2017年,75.5%基金投资者在金融资产投资中获得盈利,其中14.8%的投资者盈利超过30%。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风格相对稳健,根据收益率、风险以及自身的风险态度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产品。在追求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的同时,重视通过基金分散投资风险和进行养老储蓄。28.6%的投资者出现焦虑的最低亏损比例在30-50%之间,36.7%的投资者在亏损达到10-30%时即会出现焦虑。
报告还显示,理财经理和互联网是基金个人投资者获取投资信息的主要方式。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交易媒介,68.8%的基金个人投资者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交易,较2016年增加28个百分点。个人电脑作为交易媒介的使用程度有所下降,使用个人电脑作为主要交易方式的投资者占基金个人投资者的18.6%,较2016年下降14.3个百分点。“移动”买基金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个人投资者交易基金时主要的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