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三大报精华摘要:A股成交骤降藏何玄机?

分享至

10月14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分别关注了央行公布9月金融数据的消息。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3%。

《中国证券报》刊文称,专家预计,随着政府债券发行加快,以及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信贷、社融增速有望企稳回升。

《上海证券报》刊文指出,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认为,M2增速小幅反弹主要由于9月财政存款减少对货币创造形成贡献,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多增,信贷派生能力增强,因此在去年同期M2增长10.9%的较高基数下,9月M2增速小幅改善,略超市场预期。

《证券时报》刊文称,专家表示,整体上看,9月新增贷款规模同比增速回落,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欠佳。

外贸向好趋势不变,全年料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2.7%。海关总署同日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9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8.1%,再度超出市场预期。专家认为,出口增速超预期主要是受东南亚疫情导致订单回流、欧美经济复苏、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展望四季度,我国出口仍将保持较高增速水平,外贸全年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中国证券报)

走下万亿“神坛”,A股成交骤降藏何玄机?10月13日,A股市场缩量反弹,两市成交额不足8900亿元,创近4个月新低。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但政策面及流动性或对市场形成一定的支撑,短期来看不必过度悲观。此外,A股进入三季报披露期,业绩将成为市场的重要关注点,股指或继续保持震荡运行态势。(中国证券报)

市场风格转换,私募策略锚定“顺势”与“均衡”。9月下旬以来,A股主要股指震荡下行,市场风格转换明显。一方面,前期持续快速走强的“双碳”等人气投资主题出现大幅走弱;另一方面,金融地产等权重蓝筹与大消费白马股再度展现强势。来自多家一线私募的最新策略观点显示,近期市场风格频繁转换的背后有多方面因素驱动,四季度A股市场的风格轮动可能持续。从应对策略角度来看,顺势与均衡成为多家私募当前把握市场投资脉络的关键词。(中国证券报)

土地市场明显降温,成交溢价率料持续走低。10月13日下午,随着北京市第二批集中土拍落下帷幕,二轮集中供地接近尾声。从竞拍结果看,土拍降温的势头已经出现在北京市场。专家表示,受城市成交结构变化及热点城市严控溢价率影响,城市地价均出现环比下滑趋势。未来各地或调低土地出让价格以顺利完成土地出让,土地市场热度将保持低位运行,溢价率指标或进一步走低。(中国证券报)

周期板块连续调整,“期股联动”为何突然失效?自9月指数阶段见顶以来,周期股的表现始终弱于大势。除股价短期跌幅较大外,本轮周期板块调整还有一大特点值得关注:期货价格与股票价格走势严重背离。对此现象,东亚前海首席策略分析师易斌表示,这是由于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定价逻辑不同。易斌认为,对周期品而言,很多时候投资者会更关注期货价格的指引作用。但从市场历史看,每一轮周期品行情进入尾声阶段时,往往出现商品价格持续创新高,而周期股股价很难再取得超额收益的情况。(上海证券报)

银行理财资产规模小幅缩水,公募与保险资管强势增长。截至6月末,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同比增长36.4%,比年初增加3.2万亿元;保险资管资产规模同比增长31%,比年初增加6029亿元。银行理财资产规模变化相对平稳,同比下降0.8%,比年初减少6141亿元。(上海证券报)

“牛散”景华坐庄大败局:384个交易日亏了27亿元。昔日大牛股仁东控股露出灰色一角:著名“牛散”景华被判定操纵证券市场,被罚500万元。从宏磊股份,到民盛金科,再到仁东控股,一家“壳公司”被多路玩家击鼓传花,股价走势与基本面严重脱缰,最高时市值达362亿元,终究被打回原形。令人惊诧的是,这只昔日大牛股带给主角景华的,居然是27亿元的亏损。(上海证券报)

钢铁减产影响营收,上市钢企三季度盈利增速放缓。截至10月13日,首钢股份、沙钢股份等8家上市钢企发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从预告情况看,今年前三季度,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上市钢企盈利水平仍处于高位,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不过,从三季度单季看,钢企净利同比增速普遍放缓,个别企业甚至出现净利同比下降的情况。(上海证券报)

5只精选层新股中签率出炉,最低仅0.52%。北交所设立后首批精选层新股网上发行结果出炉。5只新股合计有逾900亿元资金参与打新。10月13日晚间,锦好医疗、广咨国际、恒合股份、海希通讯、广脉科技公布发行结果,中签率最低的是广脉科技。公告显示,共有19.71万户投资者参与广脉科技打新,网上申购有效申购数量为22.4亿股,网上有效申购倍数为193.72倍,网上获配比例为0.52%。(证券时报)

中国移动百亿集采开标,光缆单价提升近五成。近日,中国移动公示了2021年至2022年普通光缆产品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长飞光纤、富通通信、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位列前五,中标份额分别为19.96%、15.96%、13.97%、11.97%和8.14%。中国移动本次招标的最高限价为98.6亿元,光缆产品单价较去年大幅提升近50%。(证券时报)

完成两次系统测试,公募基金参与北交所投资蓄势待发。北交所设立为资本市场带来历史性投资机遇。作为重要参与者的公募基金迎来最新指引文件。日前,监管层下发通知,明确公募基金可按照合同约定投资北交所股票。同时,公募基金参与新三板投资仍参考此前指引执行。公开信息显示,北交所开市全网测试已经完成,多家基金公司参加了北交所开市第二次全网测试,参测机构技术系统运行平稳。(证券时报)

下半年以来超250亿资金借道ETF抄底中概互联网板块。下半年以来,美股、港股市场互联网板块整体大幅震荡,中概科技股跌幅不小。然而,却有越来越多的抄底资金涌入这一板块。7月以来,借道中概互联、恒生互联等相关ETF抄底互联网的资金超过了250亿。(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