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区 >  正文

重大项目批量落地 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提速

分享至

近期,多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迎来了重大项目落地高潮,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成为重点领域。《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接连表态,进一步推进这些开放平台的首创性制度创新,加大差异化探索力度,推动外向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地方层面也在积极部署,提出具体举措,完善重大产业项目配套支撑,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

受访专家指出,当前我国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发展进入到产业相融、创新相促的新阶段,随着在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培育主导产业等方面发力,有望推动平台建设和产业发展“双升级”。

重大项目集中落地 主导产业发展

今年前8个月,新增注册企业1135家,累计注册企业达1780家,中远海运、物产中大、中国国药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一批重大项目在海南洋浦保税港区落地。这只是自由贸易港利好政策助推下,海南招商引资的缩影。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海南已经举行4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242个,协议投资金额超过1140亿元,项目涵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的签约合作也不断报喜。据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介绍,一批高质量前沿产业外资项目、总部型外资项目纷纷落地,1至7月临港新片区实到外资4.37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临港新片区成立两年来,累计签约项目765个,投资额4478亿元。

在广西自贸试验区,记者了解到,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一批数字经济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华为、浪潮、腾讯、科大讯飞、数字金服及阿里云计算、360安全、奇安信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入驻。

此前,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总投资503亿元的48个代表性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

重大项目的批量落地推动了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并带动各地优势产业发展。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总部经济发展显著,金融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产业快速发展;在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快速增长;在福建自贸试验区,航空维修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产业。“这些外向型经济产业在全球都有一定知名度和发展水平。”王受文说。

利好密集释放 多重部署为发展蓄势

值得注意的是,利好信号还在密集释放,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优势产业发展有望获得更大力度推进。

《“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明确,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开放发展,推动自贸试验区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加大金融创新支持力度,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9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王受文强调,围绕市场主体关注度高、需求强烈的事项,推进更多首创性改革探索。结合实际加大差异化探索力度,努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外贸外资服务体系,推动外向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集聚。

重大项目同时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提升海南自贸港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建设、管理能力水平,对加快自贸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重点是要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重大项目。

不断释放的政策利好进一步坚定了各地信心。记者获悉,近期以来多个自贸试验区推出了支持产业发展举措。其中,上海制定了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的40条新举措,提出完善重大产业项目配套支撑,发展全产业链融合的集成电路产业,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和应用示范区,壮大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

广西自贸试验区提出,重点构建面向东盟的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东盟特色产品加工、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中药材加工等五条标志性跨境产业链。

优势因素集聚 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迎新机遇

分析人士指出,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产业发展优势因素逐步集聚,将在新阶段进一步推进这些平台的高质量发展。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自贸试验区及自由贸易港建设至今,基于前期众多制度探索,尤其是首创性制度创新积累,在高水平开放与深层次改革中不断促进规则相联、市场相通。“当前正进入到一个推动产业相融、创新相促的新阶段,这些平台将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并在培育主导产业以及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等方面着重发力,有望开启制度建设与产业培育双向促进的新发展空间。”朱克力说。

在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看来,以产业发展为导向,进行更大力度的针对性制度创新,将为各地培育优势产业提供更多有利条件,促进新一轮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望在重点支持下快速成长。“这些加速成长的产业集群,将成为未来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国企业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竞争力。”张建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高地,一系列制度创新为培育开放型、国际化产业提供了有利环境,与此同时产业的发展也成为这些开放平台建设的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王晓红提出,进入新阶段,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要谋求更大发展,就要在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上进一步明确方向,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特色,以二者的相互促进推动平台建设升级,并带动我国改革开放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责任编辑:胡长虹
相关推荐
  • 上汽自动驾驶将在港口、厂区、干线物流场景率先落地

    上汽自动驾驶将在港口、厂区、干线物流场景率先落地

    上汽集团8月26日宣布,正式成立商用车智能驾驶科创公司——上海友道智途科技公司,并计划落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2021-08-27 08:08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长卷铺展 新一轮改革开启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长卷铺展 新一轮改革开启

    ●新片区将试行更开放、更便利、更自由的金融政策,通过有序推进各项金融开放创新措施、进一步健全金融法治环境等,打造金融开放创新的新高地。随着国务院6日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2019-08-07 09:30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究竟“新”在哪里?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究竟“新”在哪里?

    国务院8月6日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这份不超过6000字的《总体方案》,含金量却大大超出市场预期。“相较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临港新片区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占地面积大,接近120平方...
    2019-08-07 09:19
  • 上海自贸区推出汽车质量认证新机制

    上海自贸区推出汽车质量认证新机制

    日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签署《共同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暨汽车产业发展质量认证服务工作备忘录》,就优化上海自贸区汽车质量认证机制达成共识。
    2019-07-11 09:08
  • 四川出台45条措施推动自贸试验区“大胆试”

    四川出台45条措施推动自贸试验区“大胆试”

    四川省人民政府日前出台《关于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从优化投资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金融开放创新、推进人力资源领域先行先试、深化差异化改革探索等5个方面,提出45条具体措施,要求自贸试...
    2019-06-05 16:24
  •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何处:除了扩围,制度也会更新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何处:除了扩围,制度也会更新

    上海市市长应勇27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上海要增设自贸区新片区,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
    2019-01-29 09:35
  • 上海市市长应勇:增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精心办好第二届进口博览会
  • 上海自贸区扩大开放措施项目集中签约 12家企业亮点纷呈

    上海自贸区扩大开放措施项目集中签约 12家企业亮点纷呈

    会上,12家企业分别与自贸试验区各片区管理局进行了签约。这12家企业亮点纷呈,其中有一批扩大开放领域的代表性项目,如首家外商独资演出经纪项目信德前滩、首家中外合资飞机制造项目中俄国际商用飞机、首家外商独资职业心理培训项目...
    2018-11-19 18:04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