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反垄断,监管一直在路上

分享至

全球反垄断浪潮再掀波澜,新一轮大规模“掐架”苗头初露。近日,为了更好地监督全球科技巨头,英国宣布正式成立新的监管机构——数字市场部门,旨在防止海外企业滥用自身的优势,垄断市场和阻碍市场竞争。

回顾资本市场发展历史,政府监管与垄断巨头们的Battle从未停止,甚至可以说“一直在路上”,如果拍成一部连续剧,已经能更新11季。当监管机构大棒高高举起,被指控垄断的巨无霸们有的乖乖认错服软,也有的依仗其垄断地位挺腰杆谈条件,你来我往,刀光剑影,印证了经济市场也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欧盟PK谷歌,一场持续十年的相爱相杀

其实,英国很少对美国科技巨头展开独立反垄断调查。在英国成功脱欧之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欧盟委员会出面与巨头们正面硬刚。这就不得不提到欧盟与科技巨头谷歌的持续了整个2010年代的三次世纪交锋。

2019年3月20日,谷歌收到了欧盟的14.9亿欧元(约合16.9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原因是谷歌滥用其在搜索引擎市场的主导地位,在小众市场上封杀竞争对手。时任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玛格丽特•维斯特格表示,谷歌在2006年至2016年对第三方网站实施了反竞争限制。谷歌在上述时间段内要求一部分网站,如果它们想在自己的网站上获得更高份额的搜索收入,就不得不使用谷歌的AdSense搜索引擎的独家服务。

而这是欧盟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对谷歌开出的第三张罚单,并使罚款总额达到历史性的82亿欧元(约合93.7亿美元)。

2018年6月,谷歌因滥用其安卓操作系统在移动领域的市场支配地位,被欧盟判罚了43亿欧元。因为谷歌允许手机制造商免费使用开源的安卓软件,但要求手机制造商捆绑安装谷歌产品,如谷歌搜索、谷歌地图、Chrome浏览器和Google Play应用商店。

2017年6月27日,欧盟委员会对谷歌罚款24.2亿欧元。这一制裁针对的是谷歌利用其搜索引擎排挤竞争对手,不正当地把客户诱导向谷歌自己的购物服务Google Shopping。

这三张罚单虽然集中于2017年-2019年三年间,但是欧盟对谷歌的垄断行为的调查可以追溯到2010年。2010年,欧盟委员会就对谷歌在购物搜索结果和广告排名上的垄断行为进行了投诉及立案。

美国司法部VS微软,和解收场

相比于欧盟在对谷歌垄断案中的强势判罚的态度,20世纪初的美国司法部与微软的大型擂台赛以和解告终。

1999年,美国司法部起诉微软公司,指控其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销售其他软件如IE浏览器等,不仅使用户卸载IE变得困难,而且难以安装竞争软件,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并最终导致了当时微软的最大竞争对手网景公司的倒闭。

对此初审法院一度判决微软将windows业务一分为二,微软面临解体的命运。对此,微软进行了漫长的法律诉讼,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微软逃脱了拆分解体,在同意放弃其部分垄断行为并向竞争对手支付7.5亿美元的巨额赔偿后,司法部撤销了对其的垄断起诉。

而不管在此之前还是之后,微软都是各国反垄断名单上的“常客”,欧盟对微软开出的罚金总额也已超过20亿欧元。

中国反垄断第一案

2020年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加大对互联网巨头涉嫌垄断的调查和监管。而其实,此前对于反垄断的处罚已经开始。

2015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开出了当时国内反垄断历史上金额最大的罚单——美国高通公司因垄断行为被罚款60.88亿元,因高通通过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获取巨额利润。

数据显示,高通通过芯片销售和许可费,在2013年的全球市场上获得了248亿美元的收入,其中近一半来自中国。或许正因为如此,高通为了保住巨大的中国市场,一反在国外垄断巨头们收罚单必上诉的常规操作,认领了这60亿元的罚单,并在中国改变了高通实行了二十余年、通行全球的专利收费模式。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自从中国成功对高通实施反垄断罚款之后,高通似乎开启了“花钱摆平”模式。之后的第二年高通向韩国支付了8.5亿美元的罚款,2018年向欧盟支付1.23亿美元的罚款,向台湾支付了9300万美元罚款……

“规范是为了更好发展,‘扯袖子’也是一种爱护。”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势头不减,多方资本争相入局,国家对垄断行为的监管势必会越来越严。

责任编辑:陈琼枝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