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将进酒Bar >  正文

【将进酒Bar】民族英雄林则徐:一道撕裂铁幕的强光

分享至

图片

大江奔涌,苍山叠翠。古城宜宾,“天上宫”酒坊,临江的二楼包房。

图片

来源:摄图网

“黄兄,老朽宦游岭南塞外,还从没饮过如此醇厚浓香的佳酿。”一位精神矍铄、青髯飘飘的老者不停咂舌赞叹。

“这是本地特色的杂粮酒,由五种粮食共同酿成的,别的地方可尝不到,您若喜欢,咱们再干三盏!”坐在主位的黄姓老者面色酡红,酒兴正酣。

“哈哈哈哈,你明知我不胜酒力……”两人一番咬耳扯袖后,青髯老者霍然起身:“你若应我一件事,这三盏酒我一饮而尽!”

“要得哦!”黄姓老者一口川话,不假思索,应得爽快。

代表酒局高潮的“令狐冲”(拎壶冲)之后,青髯老者揭开谜底,“做我的幕僚,咱们老哥俩搭伙去打拼。”

这位青髯老者正是“中国禁毒第一人”林则徐。

就这样,林则徐以三盏酒的代价,把辞官回乡休养的老部下黄耀明又一次收入麾下,继续他叱咤风云的为官之路。

而那让人酣畅淋漓的杂粮酒,便是享誉世界的名酒五粮液的前身。

英雄爱美酒,更心系江山。

天才往往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林则徐就是这样招人“妒忌”的类型:3岁随父亲进私塾读书,6岁能吟诗作对,12岁便考取秀才。

现实往往充满故事般的戏剧性。这样优秀的少年,是在世俗的逆境中成长起来的。林爸林妈一共生了十一个娃,林则徐是次子。因为人口众多,全家都在穷困潦倒中生存,常常只能喝米汤充饥。

即便如此,林家的家庭氛围却一直都是十分欢乐的。据邻居说,曾听到他们家言笑晏晏,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家人正在分食一盘豆腐。欢乐的家庭氛围并不需要山珍海味的陪伴。

虽然林家资产有限,但目光长远的林父依然要求林则徐认真读书。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中,这恐怕已经是林家能提供的最好条件了。

林则徐打小就很懂事,也和父亲提过辍学在家,无奈拗不过父亲的坚持。所以少年的他,会在每天上学之前把姐妹和母亲制作的手工艺品拿到店铺寄卖;放学后,再到店铺收钱交回母亲。

家乡附近的文人听闻林家有一个神童,都时不时跑过来卖弄一下,想要考考这个小屁孩。有一天,林则徐家里又来了一位对林则徐早有耳闻的学者。

来的路上,他看见林则徐家门口河边有一群鸭子正在游泳,于是灵机一动出了一个上联:“母鸭无鞋空洗脚”。

这个上联看似简单,实际上不但应景于现实生活,而且十分拟人,符合实际逻辑。上联难倒了在场的林家人,他们绞尽脑汁,东拼西凑也找不到像样的下联来。

这时,在后院逮到一只公鸡的林则徐蹦蹦跶跶地来到大厅炫耀,他听到上联后,脱口而出,对出了一个下联:“公鸡有髯不梳头”。

林则徐对出的下联既对仗工整又充满意趣,众人听完皆拍手称赞,客人连连说道:“真乃神童也!”

对对联的喜爱,从小一直延续的到大,后来的名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或许就是从这时候培养起来的。

图片

福州博物馆前德林则徐塑像  来源:摄图网

强人恒强,林则徐强大的内心打小便可窥见一斑。他从不在意别人叫他神童,还是怜他贫穷,只是一心向学。一路成长,他既没有因为贫穷自卑而消极,也没有因众人的夸奖赞扬而沾沾自喜。

在我们还在青春期叛逆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林则徐始终专心向学,立下“经国救世”的志向,最终长成一代名人。

一片呛人的浓郁烟雾中,渐渐现出一个笔直庄重的身影。不似旁人掩鼻遮口地躲避烟雾,林则徐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眼中满是淡然和欣慰。一旁的侍从满眼焦急,催促道:“大人,皇上那边还不知是何决策,咱们还是快快回去为好。”

只见林则徐不紧不慢,掷地有声道,“烧了四十多天了,今天总算都干净了。只要这事了结了,别的,什么都好说。”

烟雾逐渐消失,有人悄悄感叹可惜,更多的人在拍手称快、欢呼雀跃。

只有林则徐,身影不动,目光炯炯。

虎门销烟,这场举世瞩目的活动,烧了四十多天,以它坚定的决心和浩大的声势震惊了世界。

放到现代观点中,虎门销烟必然是好事一件。但对于性格保守的道光皇帝来说,一切都变成了“不好说”:要不要斗争?“外国列强太强硬了,不好说”;要不要禁烟?“人数众多,不好说”;有没有行动计划?“等我再思考思考吧”。

道光皇帝其实不是没有果决过,鸦片涌入国内,白银大量外流,国库空虚,大批百姓沾染毒瘾,社会风气急剧下降,他在朝中也是严惩了吸食鸦片的大臣。

甚至,他决定派在江苏等地实施禁烟措施颇有成果的林则徐主持全面禁烟。

林则徐对鸦片深恶痛绝已久,在接到任命时,他信心满满,表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归”的决心,即刻出发上路。

到达广州之后,林则徐立即召集所有的鸦片商人,要求他们在三天以内交出所有的鸦片,并且还要他们签约,发誓以后不再贩卖鸦片,不过大部分商家甚至包括官吏皆无所动。

好在还有明事理的秀才书生和举人与他阵线统一,经过他们的帮助,最终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的名单。

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就此开始了。作为思维严密的处女座,思考缜密的林则徐,决定采用“海水浸化法”销毁鸦片。

礼炮声轰鸣,士兵们齐刷刷地将一箱箱鸦片投入到盐卤池中,撒下烧好的石灰。

顷刻间,盐卤沸腾,浓烟滚滚,响声如雷。

销烟的过程足足进行了四十多天,销毁的鸦片约有240万斤。

当士兵们看到鸦片消融得差不多时,打开涵洞,鸦片的残灰便随着潮水进入到汪洋大海之中,随水而散、永不再见。

图片情景再现林则徐虎门销烟 来源:摄图网 

但是面对寥寥数人支持的禁烟行动,道光皇帝始终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在虎门销烟后,由于利益受到了侵犯,外国政府不肯善罢甘休,道光皇帝不得不向外国强权屈服,下旨林则徐流放新疆。

现在看来,鸦片战争不就是外国对中国进行的一次贸易战吗?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计划向我国售卖商品,但他们不把先进的技术引进中国,而偏偏把鸦片这种害人的毒品粉饰包装卖给中国,这样的居心实在可怕。

实际上,说贸易战似乎有点言过其实,毕竟当时的中国其实并没有还手之力,顶多只能算接受了来自英国的降维打击。

林则徐作为“外交部临时发言人”,给中国带来了一个高光时刻,奈何胳膊拗不过大腿,最终还是被道光按灭了小火苗。

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道林则徐有没有过埋怨和不忿,但是他肯定没有后悔过如此选择。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将他宽广而深邃的心胸表露无疑。

黄沙漫天,孤城万仞,被流放到新疆的日子对别人来说是苦难的。可林则徐既不意志消沉,也没乐得清闲,他火速调整心情,将他对国家建设的一腔热血又洒在了这片远离行政中心的热土上。

他潜心研究新疆的风土人情,得知伊犁将军布彦泰正准备开垦惠远城东的阿齐乌苏荒地,便主动提出建议,捐办阿齐乌苏荒地,修建龙口工程,解决开垦荒地急需的水利灌溉问题,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年的时间,他以无权无势的遣员身份,与各族官民协商,听取意见,调查官民开垦荒地的意愿和可行性;他身体力行,丈量并调查可开垦荒地的具体情况,通过修建水利设施改善荒地开垦条件;他根据荒地周边民情,确认荒地的屯垦性质,为新疆建设做出了贡献。一个人就上演了一整部“山海情”。时至今日,“林公渠”依然流水潺潺,“林公柳”依然婆娑多姿。

图片

图片林公渠现状  来源:网络

林则徐为新疆发展做出的贡献展示了他卓越的治理能力。此时正是国家用人紧张之际,如此人才流落偏远之地,实在是可惜。于是布彦泰将军为其进言,道光皇帝重新下旨,林则徐又一次得到了重用。5年内前后又担任了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

任职期间,林则徐为当地百姓镇压“刀客”、赈灾慰民、维护边境安定,做出良多贡献,直到1849年,64岁的林则徐病重,回到家中休养。

1850年,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兴起。朝廷强令林则徐抱病出山,以钦察大臣的身份去镇压起义。林则徐带病出征,然而在途中不幸去世。

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将自己的生命和全部能量无保留地贡献给了这个他爱得深沉的国家,直到最后一刻。

图片

图片福州林则徐纪念馆  来源:摄图网 

“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一些偏激的人便认为是因为林则徐,西方列强才开展了对中国的侵略,他是千古罪人。

但以现代眼光来看,虎门销烟是晚清政府一次最正确的行动。虽然战败痛苦,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纷至沓来,但林则徐等人坚持的禁毒信念,撕破了腐朽社会一团和气的假象,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迷梦,揭穿了西方列强霸凌伪善、穷凶极恶的嘴脸。

我们宁愿在隧道中摸黑前行探索光明,也不愿意面对分崩离析的灭族亡种惨状,过程纵然有阵痛,我们终将迎来奋发图强的新纪元。

林则徐一直有颗坚毅的心,不曾被波折和坎坷动摇丝毫,无论是国民的不理解、外商的蛮横、领导的倒戈,他强大心脏都不曾使他灰心丧气。他始终奔波在中华大地,以一己之力奋斗着,表达着对祖国的赤诚和爱。

林则徐是一道强有力的光,不管世间至暗至黑,都坚定自我,勇敢前行,照亮世人眼前的路。

图片


责任编辑:徐丹宁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