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正文

部分中小公募“掉队” 权益类基金全年“零发行”

分享至

2020年,“炒股不如买基”再度得到印证,公募基金发行规模水涨船高,全年新基发行量超过3万亿元,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发行量占比过半。不过,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却并没有感受到“基金大年”的温暖,部分公司甚至全年权益类基金“零发行”。

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作为权益类“大年”,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发行总量超过1.6万亿元。全年来看,爆款基金频现,共计出现了177只“日光基”(不同份额分开计算)。

在如此发行浪潮下,却有不少中小基金公司没赶上“快车”,发行节奏截然相反。若按基金成立日来看,去年成立新基金数量在3只及以下的公司竟有30家。这些中小基金公司中,还有一些甚至完全无缘权益类基金发行。

比如金元顺安基金、华融基金、富荣基金等中小基金公司,去年权益类产品“零发行”。天相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这些公司公募基金规模都不到300亿元,权益类基金经理人数不多,去年仅零星地发行了几只债券型基金。

以富荣基金为例,该公司去年三季度末权益类基金规模仅有9.1亿元,较去年一季度末降低了逾11亿元,且全年没有成立新的权益类产品。公告显示,该公司去年经历了多起高管变更,涉及总经理、副总经理、督察长等等,公司高层并不稳定。

“能否在‘基金大年’分一杯羹,关键还是看有没有好的基金经理、公司品牌和业绩积淀。若没有这些,销售渠道和个人客户就鲜少关注,因此去年才会出现大公司吃肉、小公司喝汤的发行分化。除此之外,公司管理层的稳定与否也对公司未来发展和发行计划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有些公司去年也因为自身调整而被耽误了。”沪上某中小基金公司人士说。

去年三季报数据显示,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的规模增长迟缓,仍然处于“迷你化”状态。据天相数据统计,按公募基金总规模看,有22家基金公司总规模不到10亿元。虽然其中有不少次新基金公司的身影,但也有一些发展乏力的老公司,比如2012年成立的华宸未来基金、2013年成立的国开泰富基金,现存公募产品分别仅有3只、4只,去年三季度末总规模均低于2亿元。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股市向好对于所有权益类基金发行是个利好信号,然而这一信号传递到中小公司时已被弱化,利好程度远不及外界的猜测。并且,银行等渠道也会将资源向头部公司和明星基金经理倾斜,中小基金公司缺乏明星基金经理和品牌效应,渠道排期往往靠后,实则受益不大。

对于2021年的新基金发行市场,一些业内人士并不那么乐观。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资副总认为,今年1月份基金发行或仍处高峰期,不过,由于一季度经济可能明显超预期,货币流动性或面临边际收紧压力,春节之后流动性可能趋于紧张,基金发行或许也会随之降温,中小基金想搭“顺风车”会更难。

责任编辑:徐丹宁
相关推荐
  • 400亿资金争抢一只产品 权益基金热起来了

    400亿资金争抢一只产品 权益基金热起来了

    基金募集再现一日售罄盛况。昨日上证指数下跌1.22%,但丝毫没有影响投资者入市热情,交银内核驱动混合型基金认购资金突破400亿元,只用了一天时间便结束募集。初步估计,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已有逾千亿资金涌入,
    2020-01-09 09:19
  • 前11月主动股票基金平均收益37.26%

    前11月主动股票基金平均收益37.26%

    刚刚过去的11月份,基金继续保持着较好的赚钱效应,主动股票开放型、主动混合开放型基金前11月的平均涨幅达到37.26%和25.39%。主动股票型基金表现整体好于主流指数。
    2019-12-02 08:41
  • 公募大力发展权益产品 近3000亿资金驰援A股

    公募大力发展权益产品 近3000亿资金驰援A股

    基金公司加大了权益基金的发行力度。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16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高达8144.72亿元,偏股基金发行规模达到2906.45亿元,占比超过三成。跟去年同期相比,偏股基金规模增长翻倍,占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
    2019-10-20 09:43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