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光阴中的老北京》:历史上北京城的防汛

2020-06-05 15:08 来源 : 新华出版社     

分享至

夏季是北京地区的多雨季节,很容易出现强度较大的降水,被视为每年防汛的关键时期。说到防汛,北京历史上曾采取过多种措施,如设置水务管理机构,疏浚河道、沟渠,设置水关泄洪等。

设水务督察机构负责京城河道疏浚和排水

北京城地处永定河东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水向东南流,容易遭受洪水侵袭,自金代开始,历朝均设置水务督察机构,负责京城河道的维护、疏浚和泄洪。

据《北京志·水利志》记载:金中都内沟渠,由街道司(隶属于督水监)掌管修治。元代时,水务及防汛主要由督水监负责,而对河道的日常管理则由大都河道提举司负责。元世祖忽必烈曾亲自任命过督水监之职,并提出“守城大业,利国之事,唯己任者,方可担当”。明初,巡视京师沟渠的机构有锦衣卫官校、五城兵马司,由巡街御史监督。

清顺治元年(1644年),“定令街道厅,管理京师内外(城)沟渠”。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又“著步军统领监理”,后改为“督理街道衙门”。雍正四年(1726年),内外城始分工管理,“内城交步军统领,分委八旗步军协尉;外城交五城街道厅,分委司坊各官。”乾隆十七年(1752年),置值年河道沟渠大臣,后由值年大臣、步军统领等成立联合办事机构,称值年河道沟渠处,统管京城各水系及修治工程,特别是对汛情与泄洪全面负责。

开挖疏浚河道沟渠确保京城水道畅通

金中都的城市排水与泄洪,以明渠与暗沟为主。元大都初建之际,则依地势开凿了泄水渠七处。《析津志》记为“初立都城,先凿水渠七所”:“一在中心阁后,一在普庆寺西,一在漕运司东,一在双庙儿后,一在甲局之西,一在双桥儿南北,一在乾桥儿东西。”此后逐步开挖了多条河道、沟渠,确保了大都城遇有积水及时排泄。明代京师的排水与泄洪仍是以河道、沟渠为主。明初京城的排水系统基本完善,每条街巷、胡同口都有或明或暗的排水沟渠,与城内主要河道相通。清初沿袭明制,京城河道、沟渠的疏浚由工部负责。顺治、康熙年间曾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河道疏浚、清淤工程。光绪年间,随着清政府的衰败,京城河渠失于修治,造成河道阻塞,有些河段逐渐毁废。遇有大雨,城内往往因沟渠壅塞造成积水,形成水患,造成灾害。

城墙下设置水关排泄城市积水

水关又称水门,俗称水眼,是在水路流经城墙的位置建造孔券式涵洞或过梁式涵洞,让水道穿城墙而过,它既是引护城河水流入城市的涵洞,也兼有排出城市积水流入护城河为城市防涝消灾的功能。以水关形式排水、泄洪,远在金代已有。元代修建大都城时,为了防止护城河水量过多排洪不及,在南城外修挖了文明河以泄洪排水。明清时期北京内城共有七座水关:东直门西头道敌台水关、朝阳门南头道敌台水关、崇文门西第七道敌台水关、正阳门东第十一道敌台水关、正阳门西化石桥水关、宣武门西水关、德胜门西龙王塘水关。外城七门中除广安门至西便门之间“并无闸座水门”, 其余各城门之间均有水关。每到汛期,各座水关均由兵马司派专人值班看守,以防阻塞,影响城内积水排除。(本文节选自《光阴里的老北京》,有删节)

《光阴里的老北京》

户力平 著

新华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定价37元

责任编辑:黄采萧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