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9481. 63亿元!五大险企一季度保费数据出炉

2020-04-18 07:17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分享至

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数据全部出炉!

综合来看,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五大险企一季度累计实现保费收入9481. 63亿元,同比增长4.07%。

细分来看,各家公司保费增长出现分化,寿险业务和财险业务也呈现出较大的增长差异。健康险脱颖而出,成为黑马。

分析人士称,行业发展叠加疫情影响,保险业转型号角已经吹响。

新华保险增速领跑

受疫情影响,虽然整体压力较大,但一季度保险行业仍然不乏亮点,如新华保险一季度保费收入同比增长近35%,成为五大险企中保费增速领头羊;健康险大幅增长,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的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9%和38%。

中国人寿:一季度保费收入3078亿元,同比增长13.00%。

中国人保:一季度保费收入1937.70亿元,同比增长0.28%。

子公司人保产险、人保健康、人保寿险一季度保费收入分别为1276.43亿元、125.48亿元和535.79亿元,对应同比增幅1.74%、37.77%、-8.66%。

中国平安:一季度保费收入2578.28亿元,同比下降5.99%。

子公司平安产险、平安人寿、平安养老、平安健康一季度保费收入分别为725.89亿元、1742.24亿元、83.94亿元和26.21亿元,对应同比增幅4.87%、-11.02%、9.03%、69.06%。

中国太保:一季度保费收入1305.19亿元,同比增长1.97%。

子公司太保寿险、太保产险一季度保费收入分别为918.40亿元、386.79亿元,对应同比增幅-1.09%和10.05%。

新华保险:一季度保费收入582.46亿元,同比增长34.92%。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表示,除新华保险因一季度业务结构调整导致保费快速增长,以及中国人寿得益于“开门红”启动较早一季度业务完成情况较好外,其余上市保险公司保费增速均受疫情影响面临较大压力。

由上述数据也可看出,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整体保费增长承压,主要是收寿险业务负增长的拖累。

(来源:华金证券研报)

长城证券指出,疫情对寿险代理人展业及增员造成冲击,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出现分化。但各险企积极调整短期战略,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保费收入有望逐步恢复常态。

这种恢复可从3月各大保险公司保费均出现较大环比增幅可见一斑。

方正证券分析师左欣然指出,3月平安寿险新单降幅缩窄,产品与渠道共同推动业务改善。国寿3月将产品重心转向期交与重疾,在线下仍难以展业环境下单月新单保费下滑。新华3月寿险保费增幅高于2月和去年同期。

产险方面,平安证券分析师王维逸表示,一季度车险保费同比下降2%~3%,意健险仍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产险总体需求刚性,预计将随着疫情的好转而出现确定性恢复。细分来看,预计短期车险业务恢复有限,农险、大病医保等政策性业务的续保和企财险、责任险等招标预计将随着疫情的好转而逐步放量和增长。

健康险成黑马

健康险逆势大增,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9%和38%。

有分析称,疫情提高了民众购买保障型产品的积极性,保险需求在疫情过后得到逐步释放。疫情催化下,健康险成了保险业的一匹黑马。

此前,银保监会发布的今年1月-2月整个保险业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寿险、产险均受到疫情较大影响,尤其是寿险,2月保费收入出现断崖式下滑。但健康险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产险公司的健康险保费收入猛增近五成,寿险公司的健康险保费收入也同比增长超17%。

无论是传统保险公司,还是新兴的互联网保险平台,健康险都成为一个新的增长引擎。

健康险中较为常见的有医疗保险和重疾险,这两者的保险责任是“身体健康”,如果被保险人支出医疗费用或者罹患重疾,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本月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引入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机制。有分析人士表示,上述机制有助于帮助保险公司减少医疗费用膨胀风险,增强长期医疗险供给意愿;通过对费率调整行为进行规范,较好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并满足其长期健康保障需求。这无疑是对健康险发展的一个利好。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在人口老龄化形势逐渐严峻和卫生医疗支出持续增加的背景下,结合近期多个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预计未来健康险仍会是保险行业保费增长的最重要的推动点。

健康险的增长潜力还来自巨大的下沉市场。水滴保险研究院指出,今年健康险用户层面出现了新的趋势。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用户保险意识被唤醒,订单量增长幅度超过一二线城市。

华经产业研究院指出,保险密度主要反映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2019年,我国健康险密度达504.7元/人,同比增加114.3元/人。健康险发展形势好,发展空间大。

(来源:华经情报网)

转型号角吹响

2019年是保险业的“盈利大年”,五大险企净利润总额突破2700亿元,同比增长超七成。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11.5%、83.8%、66.6%、54%、39.1%。

业内人士分析,减税新政和投资端收益向好是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交银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良表示,2019年保险业利润暴增更多的是受惠于权益市场回暖带来的收益增厚,以及减税新政下税赋成本的大幅降低,增长方式的转型探索仍在继续。

结合上述保费增长数据情况,这一转型压力在寿险公司或寿险业务为主的公司身上尤为显著。

“新冠疫情的不期而至,把大多寿险经营者们对传统寿险增长方式尚存的那点幻想泡沫击得个七零八落。”张宏良表示,“寿险增长方式的转型在聚光灯下已伫立许久,需求却从未像今天这般现实与迫切。”

这种转型,很大一方面是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和“线上化”越来越重要,还包括销售渠道的扩展、代理人的优化以及产品的升级。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险企收入的提高离不开销售渠道的扩展。在我国寿险公司销售的渠道中,代理人销售渠道占比约50%。这一比例凸显了代理人的重要性。

国寿股份战略部指出,疫情之下公众保险意识上升,各大险企代理人数量有增有减,但摒弃人海战术、注重质态提升已经成为共识。

代理人产能提升正在成为关键。太平财险相关人士表示,保险公司通过丰富产品线并不断迭代、优化个人展业的硬件工具和软件平台等,都会促进个人代理人成长。

“我们现在线上线下自由转换,比以前绩效更好了。每天成交一个客户,不管线上线下,这是我们给大家的理想目标,”一位保险代理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储继军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