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号精选 >  正文

以量换价1年间 价格降到地板上的药企还好吗

2020-04-01 09:02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分享至

2019年4月1日,“4+7”带量采购试点全面启动,医药市场剧烈震荡。

2020年4月1日,周年成绩单揭晓。以量换价和仿制药替代原研的初衷实现了吗?将价格降到地板上的那些药企如今还好吗?

2021年4月1日,又会怎样呢?

以量换价、原研替代初步实现

3月3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19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以下简称《快报》),就医保基金收支、药品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情况进行公布。

《快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地区25个中选药品平均完成约定采购量的183%,中选药品采购量占同通用名药品采购量的78%。试点全国扩围后,25个通用名品种全部扩围采购成功,扩围价格平均降低 59%,在“4+7”试点基础上又降低了25%。

价格的下降换来了市场份额的上升。据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竞争格局显示,25个“4+7”中标产品中有20个在2019年前三季的市场份额出现提升,增幅超过10%的产品有5个。

本土企业几家欢乐几家愁

华海药业凭借着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优势,“4+7”中标6个产品,是当年集采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在带量采购中降价的不遗余力,完全不影响其在2019年业绩表现上的一骑绝尘。

据华海药业最新发布的2019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因部分产品售价提升、技术服务收入增加、集采中标等因素,2019年度实现的归母净利润预计增加4.05亿至5亿元,同比增长约376%到465%。

京新药业也有不俗表现。

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40.27%。公告称,2019年度京新药业继续围绕“做强药品主业,发展医疗器械”的经营方针,通过体制和机制改革、研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提升药品营销力、重点产品竞争力,主营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成品药营收21.92亿元,同比增长30.59%;原料药营收9.38亿元,同比增长10.61%。

但也有不少企业的业绩不同程度受到了带量采购的影响,同比有所下降。

中国生物制药在2019年全年财报中称,2019年公司盈利27.07亿人民币,同比减少70.08%。公司表示,年度内,集团先后有5个原优势品种在两轮集中带量采购中中标,受降价幅度影响,销售业绩和利润未达预期。

科伦药业在2019年度业绩快报中提到,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22.89%,产品价格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而大幅下降,造成利润下降,以及研发费用大幅增加等。

信立泰2019年净利润为7.09亿元,同比下降51.38%。公司在2019年度业绩快报中提到,“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正式实施,主要产品泰嘉通过以量换价,加速替代进口,市占率增长,收入略有下降。第四季度受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于2020年开始执行的影响,医院终端备货、库存调整,营收、利润有一定的下降。

德展健康2019年预计实现净利润2.7亿-4.05亿元,同比下降56.48%-70.98%。公司提到,受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影响,公司主营产品阿乐销售均价出现大幅度下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随之出现大幅下降。

第二批带量采购4月落地

医疗用品集中采购(Group purchasing organizations,GPO),是指医院等医疗机构通过采购组织,集中采购药品、耗材以及医疗器械等物资,实现采购成本的优化。

GPO在20世纪初期已在美国私立医院的采购活动中出现,鼎盛时期美国GPO组织多达600余家,后经过行业整合和并购,仍然有数十家GPO组织可供医院选择。目前,超过95%以上的美国医院使用GPO协助其降低采购成本,而一家医院至少是2家以上GPO组织的成员单位。

GPO模式在国外被证明能够有效节省医院采购成本,但这一模式来到中国一度“水土不服”、举步维艰,还有多家药企联合向当时的卫计委质疑GPO采购,反对、质疑、抗拒声不绝于耳。

转眼,一年期限完美落幕,各中标企业的得失也已明了。“4+7”试点城市中,大多已经公布续约新规,在所有新规中,降价依然是主旋律。

对于国家医保局组织的第二次集采,已经有很多企业在仔细学习认真研究。他们吃透国家政策和招标规则,深入研究竞争对手的可能策略,不断进行模拟演练。

3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结果落地的函》,要求做好“4+7”试点与全国扩围的衔接。

日前,国家药监局因美国新基公司(Celgene)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部分关键生产设施不符合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存在生产过程无菌控制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自即日起暂停进口、销售和使用。后续联采办发文取消该品种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资格。

这是集中采购品种首次因为出现质量问题而被禁售,并且发生在原研企业身上。这一插曲再次提示业界,中选品种稳定的质量和供应能力,在一个品种由不多的药企供应市场时,变得分外重要。

第二批集采将于4月落地,一共有97家企业参加第二次国家集采竞标,中标的产品涉及多个上市药企,其中东阳光药、复星医药、恒瑞医药、华润医药、科伦药业、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等均有3个以上的产品中标。

行业人士认为,试点城市中不少中标企业本身市场占有率小,但在扩围中,基本都是龙头企业中标,其中齐鲁制药、华海药业等都有五六个品种中选。在效率和产能优势的碾压下,大企业无疑将对试点中选企业形成强大攻势。

第一年的“4+7”试点,对官方、企业以及医疗机构都是宝贵的经历和经验。不管是第二批带量采购中选的品种数量和质量,还是过评品种的数量,大型制药企业都占有更大优势,带量采购正在促使仿制药行业向头部集中,强者恒强的格局将进一步强化,而这正是国家政策所导向的。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 与时间赛跑 奇瑞全球采购医疗物资首批抵达国内

    与时间赛跑 奇瑞全球采购医疗物资首批抵达国内

    1月31日,奇瑞从以色列、中亚等地紧急采购的3万多副N95、医用一次性口罩已经抵达国内。同时,预计未来2-3天,奇瑞从巴西、巴拿马、沙特、科威特、俄罗斯和阿根廷等国家采购到的更多医疗物资也将陆续抵达,驰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2020-02-01 21:09
  • 中行首尔分行快速响应完成境外物资采购资金支付工作

    中行首尔分行快速响应完成境外物资采购资金支付工作

    25日(农历大年初一)上午9时,中国银行首尔分行接到配合国内进行防护口罩采购资金支付工作的任务,随即快速响应,克服国内采购企业在中行境内外无银行账户、无汇款路径等诸多困难,于26日早6时顺利完成资金支付全流程工作。
    2020-01-27 20:29
  • 一心堂接受39家机构密集调研:带量采购对公司影响不大

    一心堂接受39家机构密集调研:带量采购对公司影响不大

    12月9日,沪深两市共有21家上市公司公布机构调研情况,共接受195家机构调研。
    2019-12-10 13:00
  • 中国对新的美国农产品采购实施加征关税排除

    中国对新的美国农产品采购实施加征关税排除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相关方面获悉,日前美方已决定对拟于10月1日实施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做出调整,中方支持相关企业从即日起按照市场化原则和WTO规则,自美采购一定数量大豆、猪肉等农产品,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将...
    2019-09-13 18:16
  • 带量采购“挤水”有限 药企销售费用不降反涨

    带量采购“挤水”有限 药企销售费用不降反涨

    医药行业销售费用高企,一直是被广为诟病的行业难题。面对医药市场的不合规行为,相关部门纷纷出手。去年底实施了“4+7”城市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今年9月起正式全国扩面;财政部年中发布了开展2019年度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通...
    2019-09-05 08:42
  • 一天狂赚10倍!沉寂归来50ETF期权创天量成交,网红合约更是大涨17倍!

    一天狂赚10倍!沉寂归来50ETF期权创天量成交,网红合约更是大涨17倍!

    50ETF6月认购2950合约、认购3000合约、认购3100合约、认购3200合约等多个合约的涨幅一度超过10倍,20日50ETF期权认购合约全线暴涨,沉寂了许久的50ETF期权市场。
    2019-06-21 06:32
  • 业内人士:第二批“带量采购”有望9月底前启动

    业内人士:第二批“带量采购”有望9月底前启动

    昨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任务》共涉及研究制定的文件15个,推动落实的重点工作21项。业内人士认为,制定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改的政策文件,是此次《...
    2019-06-05 08:03
  • 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

    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

    2019年4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2019-04-30 09:12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