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票像定投一样?有人真这样做。
岁末年初,A股涨幅不错,有的资金为了保住“胜利果实”,选择了“落袋为安”,有的持续“高仓位”运行。
但A股新晋“金主”——外资机构的操作就一个字:买!
这一买,就是1万亿元!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仪式在港交所举行。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风起于青萍之末
5年前,资金北上渠道“通车”。
2014年11月17日,在中国证监会 、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后,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即沪港通开通;2015年12月5日,深港通机制开通。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仪式在港交所举行。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通车”初期,进入A股的外资没有多大声响。
沪港通开闸当日,净流入A股资金120.82亿元;深股通开闸当日,净流入26.69亿元。
“一共不到150亿,这点资金想把茅台拉涨停都有难度。”
但谁又能想到,近年来外资持续流入A股,以细水长流的方式,改变着投资者结构,互联互通机制也成了外资进出A股的重要渠道。
流入规模已超万亿
新年新希冀。
步入2020年,国际金融机构摩拳擦掌,认为加大对A股的投入才能取得更好的收益。
“A股在全球投资者心目中从‘不妨持有’变为‘必须持有’。”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指出。
贝莱德表示,2020年是战略性配置中国资产的元年。中国资本市场规模庞大、流动性较强、与其他资产关联度相对较低,加上市场的开放使国际投资者更容易进入,对投资者而言是史无前例的机会。
不仅“嘴上公开唱多”,外资动作也很实诚。
1月14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买入A股的北上资金净流入34.28亿元。
而自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北上资金合计净买入1.04万亿元。
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北上资金更是连续14周净流入A股。最近一个月,北上资金平均每天净流入30亿元,真就像做定投一样。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过去5年,外资在A股市场赚了4300多亿元,收益颇丰,和外资操作相对理性有关。外资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不太关注市场短期趋势,更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持有的优质股票,基本上都是A股的核心资产。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14日,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24家,基本上是A股公认的核心资产。
其中,北上资金持有贵州茅台的市值最高,达1155.32亿元,美的集团、中国平安、格力电器、五粮液紧随其后,持股市值分别达725.94亿元、722.15亿元、650.03亿元、476.35亿元。
杨德龙指出,近期外资延续了2019年加速流入的态势,说明A股具有估值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