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三大报精华摘要:春节后存款利率或有下行

2020-01-03 08:18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原创

分享至

三大报聚焦A股首日“开门红”。1月3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分别在头版显著位置刊文A股2020年首日开门红消息。《中国证券报》刊文称,2020年A股首个交易日出现意料之中的“开门红”。权重板块搭台,题材股表现精彩纷呈。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全面降准叠加“春季躁动”因素,A股1月向上行情趋势有望延续。《上海证券报》刊文道,回顾历史,新年首日的“开门红”多数对后市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据上证报统计,2009年至2019年,上证指数在11年间共取得6次“开门红”,其中4次,指数的强势表现一直延续到1月末。如2017年与2018年,上证指数新年首日涨幅均超过1%,而这两年上证指数1月月线均为上涨,涨幅分别达1.79%、5.25%。  今年开门红本质上是市场做多情绪的累积和延续,降准的利好提振则成为进一步点燃情绪的引线。《证券时报》刊文称,方正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赵伟表示,新年首个交易日的“开门红”,对A股市场是一个好兆头,有利于鼓舞市场信心,也预示着全年市场红盘报收是大概率事件。预计2020年市场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系统性行情为辅,“金融+科技”仍将是今年行情主线。

降准打头阵,1月流动性投放料现组合拳。1月2日,多达40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未获续做。分析人士认为,上年末财政大额支出抬高资金池“水位”,新年首次降准实施在即,可释放出约8000多亿元流动性。然而,考虑到春节前多因素形成的巨大资金需求,资金缺口依然存在。除了降准,1月显然还需额外流动性操作,公开市场逆回购与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可期,央行或打出一套“组合拳”。(中国证券报)

2019年券商“拜访”近1200家A股公司。Wind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共有176家国内外券商调研A股上市公司合计1189家,累计调研次数超过1.8万次。从板块来看,券商更偏爱中小板公司,在行业上则钟爱电子、化工、计算机、医药生物等热门行业。(中国证券报)

2019年50城土地出让收入4.4万亿元。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根据各地土地部门披露的公开数据计算,2019年土地市场继续高位运行,全年50个大城市合计土地出让收入达到4.41万亿元,同比涨幅达19.33%,有望刷新历史纪录。其中,16个城市2019年全年土地出让收入有望突破千亿元。(中国证券报)

个别刚需盘受捧,北京楼市难改低迷。诸葛找房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89套,略低于2017年同期的203套,但高于2018年同期的70套和2019年同期的0套。专家表示,2020年首日北京房地产市场成交情况良好,但目前限竞房供应扎堆,北京楼市库存处于近8年来最高位。(中国证券报)

银行揽储不温不火,春节后存款利率或有下行。大部分银行尚未调整存款利率,少数银行的存款利率在2019年12月底有所上浮。多位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预计春节后存款利率会有所下降。2020年1月1日央行宣布自1月6日起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约15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接下来银行可能会下调各类存款产品利率。(中国证券报)

券商主承销债券2019年出现184次违约。2019年总计出现223次债券违约,其中券商参与主承销债券出现184次违约,总计涉及47家券商或券商子公司。(中国证券报)

去年新三板公司IPO过会率大增,科技型企业受宠。2019年,62家新三板相关公司(包括挂牌企业和摘牌企业)IPO上会审核,54家获通过,过会率达87%,远高于上一年的52%。其中,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行业偏科技型企业占到一半。(上海证券报)

累计净流入突破万亿元!北向资金改写A股投资逻辑。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全天大幅净买入101.48亿元,其中沪股通渠道净买入50.45亿元,深股通渠道净买入51.03亿元。至此,北向资金自互联互通以来,累计净流入额突破万亿元,已达10036.25亿元。总体上,北向资金仍以长线逻辑为主导,其持续流入不仅影响了部分板块的定价,更推动了A股投资逻辑的改变。(上海证券报)

保证金产品业务指引将出,多数券商观望待变。有关券商(现金管理类)保证金产品的业务指引或将于近期出台。据了解,监管层目前就此已形成了初步方案。有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其与监管沟通后形成的预期是:“产品按照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或将不能提取业绩报酬,转而以收取增值服务费的形式获得收入。”(上海证券报)

2020年地方专项债券开闸,基建投资有望提速。四川和河南两省专项债2日公开招标发行,成为2020年最早发行专项债券的省份。此外,云南、浙江等多个省市也公布了1月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计划。从这些已经披露新增专项债发行信息的省份来看,据不完全统计,规模累计将达到2000多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两成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新订单指数的大幅上升,意味着基建投资稳增长力度将继续增强。(上海证券报)

多部门将联合出台政策举措,健康养老保险迎春风。1月2日,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参加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时透露,《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已于2019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拟于近期由多部门联合印发。(上海证券报)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助力降成本。新年伊始,央行用一次全面降准给金融市场送“红包”。截至目前,1年期LPR已较改革前下调16个基点,此次全面降准后,预计1月新一次LPR报价有望继续下行。若想通过给银行负债端减负的方式带动LPR进一步走低,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调仍有空间和必要,为推动3月启动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换锚”稳妥推进,预计近两个月MLF“降息”有望落地。(证券时报)

《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大幅提升处罚力度。实施已满11年的《反垄断法》进入首次“大修”的关键阶段。征求意见稿重申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证券时报)

重庆渝康推进“混改”:54%股权挂牌转让底价35亿。日前,重庆联交所公告称,重庆渝富、市水务资产公司、市城投集团、市地产集团拟联合转让重庆渝康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重庆渝康)54%股权,以引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这部分股权转让底价为35亿元。(证券时报)

64家保险机构打新科创板,投入20亿浮盈逾15亿。截至2019年底,共有64家保险机构参与了科创板企业网下配售环节,即网下打新,获配投入资金20.69亿元,最新浮盈15.64亿元。其中的资金,既包括保险资金,也包括保险机构管理的业外资金。(证券时报)

多家上市房企披露成绩单,行业增速明显放缓。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总结,2019年百强房企销售业绩增速6.5%,显著低于过去两年;30强房企销售金额合计占到全行业的35.7%,创历史新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去化压力加大,权益榜单百强房企门槛下跌了8%;千亿房企共有34家,较2018年增加了4家。(证券时报)

水泥行业“三高”脱缰?龙头溢价尚未完全发掘。2019年水泥行业不仅需求增速创5年新高,还有望交出一份全年业绩创历史新高的答卷。与此同时,水泥行业个股涌现一批牛股,近日海螺水泥、上峰水泥、华新水泥等股价都持续创出新高。在行业高景气度背景下,水泥价格高、业绩高、股价高的“三高”表现备受市场关注。(证券时报)

(谢玥整理)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