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估值容忍度明显提升 公募基金重构核心资产战略

2019-11-08 08:25 来源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分享至

股价超千元的白酒龙头,动辄几百元的硬科技5G产业公司,这些股价不断上涨的投资标的引来市场关注。对于看似不断推高的核心资产估值问题,作为普通投资者究竟是应该谨慎卖出,还是解放思想?

对此,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公募基金投研人员。在他们看来,当前市场对于核心资产的估值容忍度确实有一定提升,其中的原因来自于存量经济时代的龙头效应,以及外资助推的作用。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似高企的股价背后,核心资产整体上而言估值仍然算合理,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卖点,需要对其长期保持跟踪关注。

容忍度提升

估值容忍度明显提升,很多投研人员有此同感。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投资者对优质企业的估值容忍度在不断提升,希望以合理乃至偏高的价格买入优质公司的股票大有人在。

南方基金医药组认为,市场对于优质企业的估值容忍度确实在持续提升,目前投资人对经济增长新常态背景下的优质标的存在惜售心理。由于标的稀缺,投资者对这些核心资产的增长可持续性也有较强信心,愿意以时间换空间。

金信稳健策略拟任基金经理吴清宇表示,在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市场对于优质企业是给予估值溢价的,这也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具体体现。

但这种容忍,是否意味着核心资产估值已经高估?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认为,核心资产是今年A股投资的关键词,反映了在经济增速下行期与经济结构转型期,市场或者投资者预期与认知的不断收敛。提到股市里的核心资产,一般存在三条规律:一是核心资产的估值肯定是贵的,而且会越来越贵;二是核心资产的梯队将会不断变换,有些股票会掉队,也有些股票会逆袭;三是核心资产更多的是趋势概念。对于归类为核心资产的股票,结构性高估肯定存在,但也可以理解。

吴清宇则表示,目前包括消费、医药、高端制造、科技等板块的核心资产持续受到资金青睐。“核心资产的整体估值是有业绩支撑的,可能有些板块个股的估值已经处于合理偏高的状况,但和海外同类资产相比,仍有部分核心资产估值相对较低。”

双主因推动

背后的原因何在?存量经济阶段的龙头效应带来的估值溢价,以及外资所代表的价值投资体系推动是重要原因。

融通基金权益投资总监邹曦表示,对A股市场的复盘可以看出,在2016年之前,并未存在明显的核心资产效应。如果把申万二级行业中收入前两名的公司按市值加权做成一个指数,在2016年之前并未明显跑赢上证综指,在2016年之后,跑赢的幅度和趋势极为明显。

当然,2016年之后,陆股通的开放为核心资产带来了充足的海外增量资金,推动了核心资产效应的发酵。但是,基于投资学的基本逻辑,邹曦认为,中国经济进入存量经济阶段是A股市场核心资产兴起的基本前提,海外资金推动只是外部因素。

邹曦表示,在存量经济状态下,各种因素都趋向于促使具有持续盈利增长的公司实现估值提升,这是核心资产效应的本质。可以说,核心资产就是重估中国存量经济的具体体现。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认为,外资更能驱动中国核心资产的估值,原因在于他们的认知、视角、投资策略及考核期限与大部分内资机构投资者存在显著差异。外资有跨国别股票投资的长期经验,他们更关注行业龙头,更倾向布局当地市场有性价比及特点的股票资产。并且在考核激励、投资期限等制度背景及知识禀赋的差异下,他们对A股市场的短期波动、主题与潮流的炒作难以把握,对企业的业务性质、竞争能力、公司治理等较为确定的方面,反而更加看重并会做长期跟踪。这也并不意味着境内投资者对外资就该亦步亦趋,外资对公司基本面的跟踪和把握能力,并不会整体超越境内机构投资者。

南方基金宏观组则认为,一是外资并没有一概而论地推高所谓核心资产的估值;二是外资和内资的背景、运作模式、目标函数等不同,其投资行为是符合其各项约束条件和利益诉求的,只是可能与通常认知不一致,使市场认为他们“推高”了估值;三是如果真的存在外资推高估值的作用,那么也是对中国相关资产的重新定价,应该更多看到其积极意义和影响。

“卖点”何在

那是否意味着核心资产可以一直持有,一劳永逸?部分受访人员认为,核心资产并非没有卖点。

博时宏观认为,核心资产是否存在卖点,一方面要视资金的性质、投资考核期限等而定。投资经验认为,好公司并不等于好股价。上面也提到核心资产基本等同于高估值或者市场共识,要从高估值、共识里获得超额收益,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也不可忽视。

另一方面,核心资产本身存在变化,特别是当出现严重利空时,可能就是卖点所在。比如,某些核心资产标的公司行业景气、竞争格局恶化,公司治理出现问题并影响到经营,就会扭转部分投资者预期,并促使他们卖出。

南方基金宏观组认为,卖点肯定是存在的,但这取决于市场环境、行业变迁、公司发展趋势和基本面的表现、金融经济政策,以及公司自身的估值等多方面因素。虽然因素众多,但公司基本面是最核心的。

吴清宇认为,产业的竞争格局在不断变化,当前核心资产未来能否保持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及所在行业能否保持向上的景气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长期跟踪,如有根本变化,就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 12大任务明确 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蓝图绘就

    12大任务明确 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蓝图绘就

    9月10日证监会发布消息,9月9日至10日,证监会在京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补齐多层次资本...
    2019-09-11 08:08
  • 科技主题基金扎堆成立 投资者可借道公募分享红利

    科技主题基金扎堆成立 投资者可借道公募分享红利

    今年以来已成立34只科技主题基金
    2019-08-20 09:48
  • 这只公募基金净值不动 钱都存银行了! 真相是……

    这只公募基金净值不动 钱都存银行了! 真相是……

    私募借道公募“壳资源” 因部分中小型私募规模不满足打新条件,也瞄准了这些公募基金中的“壳资源”,借公募通道参与打新。 券商中国记者从沪上一位私募基金总经理处获悉,公司中就有产品借公募基金专户打新科创板。
    2019-08-11 09:06
  • 科创板开市在即,你的科创基金就要见高下!

    科创板开市在即,你的科创基金就要见高下!

    1500多只基金参与申购,灵活配置型与偏股型占主导 经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共1500余只公募基金参与申购并获配,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与偏股混合型基金占主流,分别为620只和430只,占比为43.06 和29.86 。
    2019-07-21 08:37
  • 知名基金经理调仓换股 关注“核心资产”交易拥挤

    知名基金经理调仓换股 关注“核心资产”交易拥挤

    景顺长城总经理助理兼股票投资部投资总监余广二季度进行了减仓操作。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的股票持仓从一季度的93.35%降至77.11%。 华夏回报二号基金季报显示,其权益持仓占基金净值比例由65.27%下降到60.27%。基金经理蔡向阳大幅增...
    2019-07-18 08:36
  • 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公募基金共筑“竞合”格局

    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公募基金共筑“竞合”格局

    随着开业经营和推新产品,银行理财子公司(简称“理财子公司”)正式杀入资管业。业内人士指出,从当前情况来看,理财子公司与公募基金基本处于同一投资约束水平,但理财子公司会延续银行的传统优势,做强固收与公募形成差异化竞争。
    2019-06-25 07:58
  • MSCI扩容有望引入千亿资金 公募争先布局主题基金

    MSCI扩容有望引入千亿资金 公募争先布局主题基金

    随着MSCI主题基金数量的不断增加,投资者选基的难度也在加大。从宽基指数到细分领域、从增强指数到聪明贝塔(Smart beta),挂钩不同指数的产品,其业绩回报、流动性和费率差异都对投资回报构成一定的影响。对投资者来说,如何优中选优,...
    2019-05-14 08:33
  • 外资持有A股市值已逼近公募基金!这些个股被逆势增持

    外资持有A股市值已逼近公募基金!这些个股被逆势增持

    尽管最近几日北向资金持续呈现净流出,但仍有多只个股被北向资金逆势增持。从央行数据来看,截至3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A股市值1.68万亿元,距离同期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1.95万亿元,仅差2621亿元。有市场人士认为,外资持有A股的市...
    2019-05-09 13:40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