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外市场波动不断。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累计跌幅超过4%,最低触及50美元/桶。欧美股市也上演“过山车”行情,美股一度大幅下跌;贵金属则先抑后扬,收复关键点位,COMEX黄金期价重回每盎司1500美元上方。
全球经济增长疲弱,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央行宽松政策可能加码。在此背景下,大类资产中,谁能受到提振?如果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升温,哪些资产又能脱颖而出?
风险厌恶情绪升温
国庆假期,海外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明显特征是市场厌恶情绪升温。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市场情绪的变动与经济数据有关。经济数据低迷直接打压了投资者对于风险资产的热情,欧美股市出现大幅波动,贵金属则表现良好。
美国方面,美国ADP新增就业数据远不及预期,美国制造业PMI更是下滑至十年来最低点(9月ISM制造业PMI为47.8,低于预期的50.1),美联储官员的讲话显露出了美联储对于全球经济的担心和忧虑。尽管官方数据显示美国失业率降至近半个世纪以来新低,但一些分析人士发现,美国新增就业人数和薪资增长已开始显著放缓,市场对于经济前景的困惑与担忧难以消散。
欧元区方面,欧元区9月制造业PMI终值创2012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10月1日,欧元区、英国、法国、德国公布了9月制造业PMI数据,分别为45.7、48.3、50.1、41.7,其中欧元区和德国的制造业PMI数据均创最近几年来低点。
贸易数据方面,世贸组织下调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至1.2%,而今年4月时预期为2.6%。这是过去三年来的新低水平。此外,世贸组织也将2020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下调至2.7%,低于之前预期的3.0%。世贸组织称,下调贸易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英国无序脱欧所带来的地区风险增加等。
美降息节奏可能有变
近期投资者担忧,经济数据疲软会否打乱此前市场预期的货币政策路线,换言之,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主要央行会否加快降息节奏。
目前距离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还有三周时间,美联储官员的政策立场仍在摇摆,但总体看降息的概率正在上升。芝商所(CME)利率观察工具(Fed Watch)显示,市场预期10月降息的概率为78%,一周前仅为49%。
在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后,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表示,决策者正在努力弄清楚美国经济是走向“软着陆”还是“急剧下滑”,虽然对经济仍然乐观,但在货币政策上可能还需要做更多事情。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连续两次反对降息的鹰派票委、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态度有所松动,他对货币政策持“开放态度”,表示将密切关注消费支出等重要数据表现。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最新表态中依然未给出明确政策指引。他重申美国经济处于良好水平,但面临低增长、低通胀以及低利率等长期风险,称美联储正在研究有助于实现其2%通胀目标的战略。
从中长期看,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近期再度小幅上升,这可能提高美联储未来进一步放水的可能性。花旗银行在最新研究报告中认为,如果未来美国经济增速低于可持续水平(根据现有人口和生产力趋势测算约为1.7%),理论上可能导致更高的失业率和更广泛的工资增长放缓,消费者将被迫减少开支,衰退风险将持续扩大。
瑞信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戈卢布则强调,“半衰退”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当前的状态。近日亚特兰大联储将美国三季度GDP增速预期下调至1.8%,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普也宣布将美国今年的GDP增长预期下修0.2个百分点至2.3%,同时下调2020年预期0.1个百分点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