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品 >  正文

“故纸心声——李阳泉藏古籍残叶暨手书题跋展”在首都图书馆举行

2019-08-29 14:18 来源 : 雅昌艺术网     

分享至

2019年8月19日至23日,“故纸心声——李阳泉藏古籍残叶暨手书题跋展”在首都图书馆举行,这是出版家、书法家、收藏家李阳泉的首次古籍残叶收藏与题跋展。

aQcKWdOuQoFYY2oD2OgsGgYVlUkt7hiAZL8z0Kqb.JPG

此次展览,李阳泉从自己收藏的五千余片残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片,并进行了题跋,共同构成展览的主体。从残叶收藏角度来看,展品非常丰富:由唐写经1件,宋版《毗卢大藏经》等残叶3件,元《普宁藏》残叶1件,明版《寒山子诗集》《宣和博古图录》《明医指掌》《锦绣万花谷》等残叶40余件,清版《纪效新书》《觉世格言》《白香山诗长庆集》等残叶50余件,亦有少量民国和域外古籍。

PFxB5vxQWLgV2IuIoyZWkUjkUc5wadTN48WanatI.JPG

i7RulngMxVTqOSvzn3QEYOAw5x5iJqdHG9TSa0jJ.JPG

mqk3VRtNqZsN5t8o3Tc8iUpk5eIpxvUpqo0RIN3D.JPG

f5D53WToikUrRpdh2oKEbPzStgB5gL7F58Qqwr6v.JPG

HNjOVmnFeLXQ4PH5RdSROct2RvACv8yIwRmB5aOG.JPG

MarQZy71fOEFiLfRxND63ZgsUqLMKLKEujqAjv2r.JPG

现场展出的古籍残叶与题跋

李阳泉的身份首先是古籍出版家,也是书法家和生活美学家,他和他的同愿堂团队这几年出品了包括《历代名僧墨宝大观》《中国茶文献集成》《中国香文献集成》《中国文房文献集成》《以心印心——历代百位名家书心经》等在内的大量传统文化书籍。出版工作之余,李阳泉喜欢收藏古籍残叶,他常说,在古籍收藏中,残叶相对来说是不受重视的,尤其是明清以来的残叶,但他意识到这些不被人重视的残叶背后的价值和故事。

j9MZvv0s532NO6ESLSHVUqyIUD10lubMKRQiRfzn.jpg

李阳泉

不过,相对于明清残叶收藏来说,李阳泉的收藏只有极少数称得上珍稀版本,李阳泉说:“明清残叶也有明清残叶的美,相较于版本,我更看重一片残叶的内涵和故事。我们中华文明的历史太漫长了,以至于我们觉得三五百年很短暂,这里有一个严重的个误区。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超过一百年在国际上都会贴牌为不可移动文物。千百年来,无数古建筑倒塌了,许多冷兵器也锈蚀了,可是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这一叶纸,却倔强地活到了今天,并且和我们相遇。你不觉得这就是一个奇迹吗?

“我总觉得,每一片和我有缘相遇的残叶都和我有着特殊的缘分,它们似乎想通过我对这个世界报以一声呐喊……于是,我试图走近它,进入它的世界,并且力争表达他们的心声。”李阳泉介绍,此次展览选择在首都图书馆举行,也是因为这里是北京著名的藏书机构和学术殿堂。

miCRSVPO3iLEns1Y5PE7x8p8dKl4YVka95aPWLOs.JPG

开幕式现场

8月19日上午,开幕式由生活美学家李佳颐主持下,前来祝贺的嘉宾包括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副会长倪晓建,首都图书馆副馆长陈坚,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刘乃英,清华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刘蔷,中国文化院学术部主任王智,嘉德艺术中心副总经理王彤,《藏书报》总编辑王雪霞,文艺评论家柯文辉,出版家董光和,古籍修复师董书承,艺术家李洪波,学者张真,生活美学家公虹等古籍界、书法界、文化界、媒体界嘉宾。

nxwoN3xpbgszUYNop9kL7tOPUlAzUfi2hxv9LU90.JPG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副会长倪晓建致辞

S8gMNjEPRRsGzf1oFR2mdVls1aCWJw1bTdpxGRNG.JPG

首都图书馆副馆长陈坚致辞

GsbrX0sMJuTOBPPh5gSekdFOb45rhj4YnuTljUu9.JPG

文艺评论家柯文辉致辞

RvL2vXaxL0hv7FERotGJKjKApJpST2VGaYTCQbiK.JPG

出版家董光和致辞

i4FpDzhmeaRAMgX98x5YqqqUWFCJymiKFTLulBRs.JPG

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多位嘉宾还与李阳泉进行现场题跋,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主任虞晓勇,浙江嘉业藏书楼主任郑宗男,《中国书房》主编大生,书法家黄秋原等文化界、书法界数位同道题跋,希望唤起更多人对古籍的保护与热爱。

开幕式之后,举行了以“纸短情长”为题的座谈会,与会嘉宾对展览和李阳泉的收藏、题跋给予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和评价。著名茶人陈瑞芳精心布置的雅致空间,为座谈会增色不少。

zgdb7JRqXCgENtvbjHX5Lv4FVd5uGX9a67mJfiIQ.JPG

“纸短情长”座谈会

古籍残叶背后的故事

8月21日,李阳泉在展览现场与众多观众分享他与古籍残叶的不解之缘。在现场,李阳泉说:每一片古籍残叶都有想要表达的心声,而我做的就是将这些残叶的心声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倾听到来自历史、来自文化的声音。

莅临讲座的嘉宾有古籍修复技师董书承,藏书家李嘉波,香文化传播者吴予姝,生活美学家余笑笑等。李嘉波先生说,古籍考证是一个很难的工作,但是清代及民国的古籍留下的记录相对较多,尤其是古籍的电子化,为考证古籍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参考,我们应该善用这些佐证资料,将古籍的考证做到最好。

董书承先生说,古籍的保护修复是古籍传承的重中之重,一个优秀的古籍修复师,若能够用传统古法将古籍修复保存,至少可以为这片古籍或残叶延长300年的寿命。

zmALPLxMQaPN9kIyarRusMZkdCbWQCGbCYLRZ4E3.JPG

分享会现场

李阳泉在讲座中,以几片残叶为代表,讲述了他题跋古籍残叶的心路历程,从寥寥几片到厚积薄发,从细致保存到精心修复。他讲到:曾经有一片残叶,本是卖家赠送的,清代手抄本《诗经鹿鸣篇》,他看到写的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他心中想着,这一定是古人抄错了。但是随着他考证的深入,他发现,这是《诗经鹿鸣》第三章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考证经历,他不仅使自己的学识得到了丰富,更希望将这些丰厚的文化宝藏呈现出来。 他还讲述了修复古籍残叶中的点点滴滴,原定一个小时的讲座,延展到了一个半小时,聆听讲座的观众对古籍的收藏和保护、修复十分感兴趣。

GHKlNWE3dn9AolK32OZBOCxQVMn7IF9RmPQvyATo.JPG

诗经鹿鸣

圆成:用花香与心香点燃书香

23日,李阳泉的第二场分享会如期开始。这次的主题是《古籍残叶题跋的现实意义》。嘉宾包括藏书家张玉坤,收藏家李巍、顾鹤鸣,养生功夫传播者林胜杰,作家程然……

abK6M8kIl8BjIc52mUcdOAqC2mBhks3NE0sJFpv1.jpg

闭幕式嘉宾合影

李阳泉开门见山说,我们迎来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久和平年代,在这样的时代,我们除了满足基本的生存之外,还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他发现,很多朋友开始追求“风雅”人生、构建生活美学。但是,他也看到很多人对生活美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

“宋人四艺是什么,焚香、点茶、挂画、插花。那么书法哪里去了?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古代的茶室布局,里面挂的并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幅字。书法和绘画都是线条艺术,在这里被一个高度凝练的字‘画’概括进去了。

“我们常说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还有人加上一个‘香’,共同构成人生九雅。这里有‘书画’二字,那么这个‘书’指的是什么?书法吗?不是的,是阅读。我们看重的书法依然在‘画’里。古人对于书法的态度,是一种日常,相对而言,阅读更具备仪式感。古人坚信,好的书法是靠学问养出来的……”

他接着说,“我面对一片片残叶,常常陷入懵懂无知的状态。每一片残叶都是一部书,经过考证,发现摆在面前的是一部自己闻所未闻的古书,这让人汗颜。进一步考察,这部书背后的故事之精彩,更让人觉得自己浅薄无知……”

6NNEcviUPz4tcTjygQdfTvcMLgS8zyf15wbaYsgs.JPG

jct9VR2fNLOLIiEdbQqfIv6iH98OxdF5I4BaG7qy.JPG

MNdcBNM8lXTolyPsalEZMyjkug3MHRUGSQ2zlQ34.JPG

现场展出的古籍残叶与题跋

他收藏的古籍残叶时间跨度大,门类众多。通常情况下,他对一片残叶要作如下的处理:先是修复。修复的原则是修旧如旧,用与残叶年代相似、纸性相近、纹路相同的古纸来修复,对于缺字部分,有的补齐,有的则保持原汁原味。其次是考证,他的题跋中,第一部分便是古籍残叶的“户口”,力争最大程度上再现古籍残叶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介绍这片残叶所在的整部书以及残叶在书中的状态;第三部分是残叶带给他的感受。并不是所有的残叶都可以考证出来,譬如一片明版的《论语注疏》,他遍查所有可以查到的资料,查不到。于是,他在残叶末尾题诗一首:

索句寻章踽踽行,开山更欲水流清。

丹心一片知谁似,半叶残书无姓名。

Av7p7pQ4o98Cjy6Y8cD7qnMao6fn5M84PmHOpgPi.jpg

一个人,一堆古籍残叶,一个展览。李阳泉坚信会有更多的同道者走入古籍残页题跋的行列,他希望更多人能够发诸真心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更希望有更多人认识到这些书叶的美。

这次展览由同愿书局和北京国瑞恒颐文化艺术中心主办,首都图书馆和北京古籍保护中心承办,《藏书报》和一心文化协办。

D1lyMiboaFjmpLLv0wCr43ea0ZZoOztQQI3EXJLs.jpg

闭幕活动现场

责任编辑:徐可芒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