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正文

银行理财子公司揽才广发“英雄帖”

2019-08-08 08:12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分享至

上海银行官网日前披露,该行正面向全社会招聘上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负责人,此前邮储银行也为刚刚获批筹建的理财子公司公开招聘董事长。面对从业人员缺口,不少理财子公司还没开业就先在市场上招聘合适的人选,甚至有的银行还在公开招聘理财子公司负责人。而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理财子公司,也成为不少资管人士“跳槽”的目标。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有渠道优势,不缺资金,业务开展起来相对容易很多。此外银行较其他金融机构而言,最大的优势其实不在薪酬制度上,而是在于银行的平台比较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理财子公司招兵买马

最近银行理财子公司一直在大肆招人。日前,光大银行理财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首席投资官、首席技术官以及包括固定收益部、风险管理部等14个部门的负责人等职位,同时面向光大银行体系内员工招聘委托投资部等6个部门负责人等职位。6月11日,招商银行旗下资产管理部门在微信公众号挂出多个招聘通知,招聘包括另类组合投资、策略开发经理等多个岗位。

实际上,自2018年年底开始,银行理财子公司就开始“揽人”。邮储银行去年底通过其总行官网公开招聘岗位为总行资管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专业岗位。涉及资管业务的包括研究投资类、估值核算及运营类、产品研发及管理类等共8大类27个岗位。浦发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招聘32人,涉及投资经理、投资研究、信用评估等12个岗位。

邮储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步艳红曾表示,邮储银行不断在补充配置包括风险控制、权益投研、销售管理等各类人才。以前资管业务在银行体系内部做,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等工作都纳入在全行统一风险架构里。现在理财子公司要搭建独立的风险架构,需要加强风控人员配置,在银行不太擅长的权益投资领域、不够精细的渠道管理领域和产品管理领域,都需要补充专业人员。

记者注意到,还有部分银行公开招聘理财子公司负责人。8月2日,记者从上海银行官网获悉,上海银行正面向全社会招聘上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负责人,此前邮储银行也为刚刚获批筹建的理财子公司公开招聘董事长。分析人士指出,公开招聘公司负责人的在理财子公司中间还比较少见,此前成立的几家理财子公司负责人大多都是母行内部人士。

资管人士“跃跃欲试”

“现在每天都盼着有猎头来找我到理财子公司工作。”某大型券商资产管理部业务人员小王(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银行有渠道优势,不缺资金,业务开展起来也会容易很多,而且工资待遇未必会比证券公司差很多。

小王的想法并不是个例,不少资管机构人士都有到理财子公司工作的想法。“最近一家大行招人笔试现场,去了好多人,有人为了避免被同事发现,甚至带着口罩和墨镜去参加。”某股份行资管部人士透露,其所在部门也有不少人去笔试。

业内人士介绍,银行理财子公司招人有三种渠道:第一,大部分人员由原有的资管部平移过来;第二,从市场上招聘;第三,从总行其他部门内部招聘。

“一些银行的资管部都主要负责标准化产品的投资和产品端的管理,而运营、市场营销、人力、品牌等职能可能分散在其他的部门,成立理财子公司之后,除了专业的投资人士需要补充,其他的中后台职位也需要招人。”某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李想(化名)坦言。此外,对于那些总行和理财子公司注册地不同的,人员缺口可能会更大。

李想告诉记者,银行内部比较青睐从公募基金出来的人,公募基金不仅投研体系完善,且在后台系统搭建上比较有经验,特别是在产品净值化方面有完整的体系。在薪酬方面,李想表示,预计该行的理财子公司薪酬较资管部能上浮30%左右,虽然比不上大的公募基金和证券公司,但是可以对标小型公募基金。他说:“银行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而言,最大的优势其实不在薪酬制度上,而是在于银行的平台比较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理财子公司的薪酬体系建设上,交行同业总监兼交银理财董事长涂宏日前透露,交银理财的薪酬体系会按照市场化原则搭建。他表示:“此前交行已有部分子公司采用市场化的薪酬体系,我们也会参照这个方向来做,主要还是取决于理财子公司的整体业绩。”

青睐固收产品

从建信理财、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和中银理财等公司发行的产品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短期产品配置仍以固收类为主,同时积极探索权益、多元等多类型产品和资产配置策略。

招商银行行长助理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辉表示,由于招行的客群特征,理财资金的资产配置是固收“打底”,再配置一些权益类投资。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如何看待投资股票市场的高波动理财产品,也有赖于招行自身权益类资产投资能力的提升和完善。

展望未来,FOF和指数类投资可能会是银行理财资金参与权益投资的一大方式。刘辉表示,在股票投资能力的建设上,招行已在人员架构和信息系统两方面,建立了投研一体相对完备的基础体系,主要聚焦宏观及多资产策略的研究开发、权益类主动策略的MOM/FOF业务以及量化及指数类投资等三大领域。

光大证券指出,对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资管新规实施后,单纯通过债券投资获得稳定且高额的回报是不可持续的,且面向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银行理财子公司也有发行不同波动水平产品的必要,因此参与权益类资产是大趋势,但对于目前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建立起一支高度市场化的投资和研究团队可能需要时间,因此短期参与权益市场更可行的方向有两个:被动投资或者FOF。

责任编辑:郝梦圆
相关推荐
  • 保本理财规模“瘦身” 银行资管加速净值化转型

    保本理财规模“瘦身” 银行资管加速净值化转型

    建信理财董事长刘兴华表示,过渡期临近是悬在理财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存量资产退出,老产品整改,因过渡期的临近而变得急促,需要尽快评估时间进度,确定解决方案,实现平稳过渡。
    2019-07-30 08:07
  •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倒计时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倒计时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后,何时真正“开门迎客”、初期入市策略为何,更是引发市场无限遐想。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基于理财资金体量大、股票投研相对偏弱的特点,其切入权益市场或以大类资产配置为主,侧重被动投资。在理财子公司投研能力实现...
    2019-05-24 07:43
  • 上市公司理财热降温 银行抢“金主”新招迭出

    上市公司理财热降温 银行抢“金主”新招迭出

    热情突然消退的背后,究竟有何隐情?为留住这批稳定而优质的“金主”,各家银行又在做哪些努力?
    2019-05-06 08:26
  • 缓解资本充足率之渴 银行猛发永续债二级资本债

    缓解资本充足率之渴 银行猛发永续债二级资本债

    据上证资讯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动用永续债、二级资本债、优先股、可转债等工具拟发和已落地的资本补充金额接近1万亿元。其中,最新的一种工具——可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永续债,除已经落地的400亿元外,还有4900亿元蓄势待发。
    2019-04-27 09:15
  • 大资管元年 银行理财市场稳中有变

    大资管元年 银行理财市场稳中有变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与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8年)》(下称《年报》)显示,从市场情况来看,银行理财业务总体运行平稳。
    2019-04-01 08:14
  • 又见银行转债 机构称“打新”可为

    又见银行转债 机构称“打新”可为

      本周将迎来今年第三只银行转债发行——200亿元的苏银转债。机构指出,转债供给开始对行情升温做出反馈,在行情波动性可能加大的情况下,转债一级市场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2019-03-13 08:18
  • 平安银行2018年实现净利248亿元 同比增长7%

    平安银行2018年实现净利248亿元 同比增长7%

    3月6日晚间,平安银行(000001)披露2018年年报,2018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167.16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248.18亿元,同比增长7%。
    2019-03-06 20:21
  • 控风险早筹谋 部分银行主动“缩编” 网贷存管业务

    控风险早筹谋 部分银行主动“缩编” 网贷存管业务

    尽管当前网贷平台备案方案尚未落地,已有银行开始主动“收缩”网贷平台存管业务。继去年3月底贵州银行全盘清退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之后,上饶银行于日前向部分签约网贷平台发出终止存管业务的告知函。
    2019-01-11 08:58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