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 >  正文

上证50迎成分股调整 机构:股价表现勿过度解读

2019-06-18 07:44 来源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林荣华 李惠敏

分享至

17日,上证50指数更换5只成分股,去年6月入选的三六零被调出,今年3月份被券商罕见看空的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被调入。业内人士表示,调入时估值偏高、流通盘偏小导致成交额不足,或许是三六零最终被调出的原因,对部分成分股的股价表现无需过度解读,流动性好、代表性强仍是上证50指数的独特优势。

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调入

2018年6月11日,三六零等5只个股被调入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调入当天,三六零收盘价35.96元(前复权,下同)。一年后的6月17日,三六零即被调出,当日收盘报20.94元,跌幅超40%,而与三六零同批调入的另外4只股票此次均被保留。不过,从近一年的涨跌幅看,三六零表现并不是最差的,但其成交额却是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最低的。

成交额不足或是三六零被调出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证50指数编制方案,上证50指数以上证180指数样本股为样本空间,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选样方法主要对样本空间内的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总市值、成交金额进行综合排名,选取排名前50位的股票组成样本,但市场表现异常并经专家委员会认定不宜作为样本的股票除外。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被调入的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此前均被券商罕见出示看空研报。3月7日,中信证券研究部首次给9天7个涨停板的中国人保A股做出“卖出”评级,认为其合理估值区间为每股4.71元-5.38元。次日,10日8涨停的中信建投也被华泰证券下调评级,给出的合理股价是13.86-17.33元/股。截至6月17日收盘,中国人保收盘8.91元,中信建投收盘价20.07元。

不过,最新研报显示,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均被看好。国信证券5月15日研报指出,对中信建投持增持看法。根据2018年中信建投PB为3.4来看,2019年中信建投PB为3.5,2020年为3.3。申万宏源非银团队4月30日研报指出,对中国人保维持增持看法,预测2019年至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95.2亿元、225.3亿元和256.0亿元,对应的PE是19.5X、16.9X和14.9X。

无需过度解读股价表现

针对三六零调入后以及中国人保、中信建投此次被调入前的股价表现,业内人士表示,无需对股价过度解读,注重规模和流动性是上证50指数的独特优势。

某指数基金经理张东(化名)表示,处于编制规则排序尾部的股票有进出也是正常的。三六零相对其他股票来说,它的成交额排名已经被超越了。事实上,截至2019年5月31日,三六零在上证50指数中的权重只有0.17%。

北京某私募基金研究员进一步指出,从机构投资者角度看,新股上市后成交偏向活跃,估值也常常高于同类公司,因此并不容易找到买点,有时候甚至上市一年内都不好下手。不过,成长性良好的优质公司,能够通过业绩增长逐步消化过高估值,最终实现股价不断上涨。三六零成交额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其纳入时估值偏高,同时流通盘偏小。

张东认为,不能简单以涨跌幅看个股的调入和调出指数现象。编制规则应该减少过多人工干预,任何一个指数都无法保证其纳入的成分股的股价未来都是上涨的,股价应该是由市场定价决定的。

北京某指数基金经理表示,上证50的编制规则比较重视规模和流动性标准。因此上证50的成分股流动性都很好,能够容纳大资金的进出,这是其优势。此外,上证50成分股都是市值比较大,业绩比较“白”的公司,这也是50指数编制规则无需过多考虑业绩层面的原因之一,其在国内的代表性也比较强,这也是优势之一。

指数基金规模已破万亿

目前,指数基金也日渐成为公募布局的重要方向。从规模上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股票型基金中的被动指数型基金和指数增强型基金总体规模接近9500亿元,结合近3个月来工银瑞信沪深300等指数基金的成立,股票类指数基金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实际上,指数基金规模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公募基金的不断抢占市场。从证监会官网审核进度来看,今年以来,有242只(A/C份额分开计算)指数基金(货币除外)在排队审批或已审批尚未发行,其中ETF数量达141只。若以上指数基金均获批,指数基金整体将超过1200只。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经理表示:“我们公司今年的重点也是布局指数基金。除了宽基,行业等债基也会相继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更有不少ETF相继下调费率。近期,嘉实基金、华泰柏瑞等均发布公告,下调旗下中证500ETF及其联接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总费率由0.6%降至0.2%,该费率为当前市场同类产品中最低水平。自平安基金先行打响降费第一枪后,易方达、富国、银华等纷纷加入下调费率大战。对此,另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经理表示,指数基金费率下调是大趋势。但ETF产品成本非常高,上市后除降低费率外,基金公司普遍会找做市商增加流动性、减少跟踪误差,多方面努力提升ETF竞争力。

责任编辑:尹磊
相关推荐
  • 股指低位休整 主流机构热捧A股“核心资产”

    股指低位休整 主流机构热捧A股“核心资产”

    上周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走弱,主要股指在上周五触底反弹之后本周一(5月13日)仍然未能扭转偏弱运行格局。在此背景下,多家私募、公募和外资机构的最新策略观点显示,目前机构投资者对于A股大势的研判仍不悲观。
    2019-05-14 09:52
  • 权重股发力 上证50指数创近一年新高

    权重股发力 上证50指数创近一年新高

    昨日早盘开盘后一度快速拉高,随后指数持续回落。临近中午收盘,市场逐步企稳回升,午后指数逐步震荡上扬,尾盘在煤炭等权重板块带动下快速拉升。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3270.80点,上涨0.63%;深证成指报10418.24点,上涨1.27%;创业板指报...
    2019-04-20 08:34
  • 保险资金大量入场 工银上证50ETF机构持有比例超98%

    保险资金大量入场 工银上证50ETF机构持有比例超98%

    工银上证50ETF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2019 年2 月27 日,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为4,643,129,900.00 份,占比98.08%;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本基金的基金份额为90,768,994.00 份,占比1.92%。
    2019-03-10 16:07
  • 中盘股成“香饽饽” 机构紧急调研MSCI成分股

    中盘股成“香饽饽” 机构紧急调研MSCI成分股

    这并非是一家基金公司的感受。记者在采访多位基金经理后发现,对于MSCI提高A股纳入因子的消息,外资的热衷程度并不亚于内地投资者。从交易数据来看,在上市公司大股东频频减持的同时,不断看到外资大手笔买入的身影。对此,部分基金经...
    2019-03-06 08:09
  • 中盘股成“香饽饽” 外资机构紧急调研MSCI成分股

    中盘股成“香饽饽” 外资机构紧急调研MSCI成分股

    “最近在密集地和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接触。”在近日的一次采访中,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自从MSCI宣布提高A股纳入因子后,外资们和公募基金的联络明显活跃起来。他们想了解我们对成分股的观点,而我们也想借机...
    2019-03-06 07:52
  • 早间机构策略:大盘良性 跨越3000点势在必行

    早间机构策略:大盘良性 跨越3000点势在必行

    山西证券指出,大盘连续突破3000点未果还是给市场信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近期预计还会有冲击3000点的动作,如果不成,市场可能迎来深度调整。短期维度下,建议投资者继续博弈银行、保险、多元金融带动大盘突破3000点的机会,一旦近期突...
    2019-02-28 08:05
  • 上证50指数一枝独秀 权重股与小盘股分化加剧

    上证50指数一枝独秀 权重股与小盘股分化加剧

    事实上,近期随着业绩地雷的集中爆发,A股持续承压,权重股的表现明显强于小盘股。从目前2018年业绩预告及业绩快报的情况来看,上证50指标股业绩良好,北上资金的动作也显示正在加速布局A股权重股。
    2019-02-01 08:30
  • 央行直接入市买股票?A股兴奋上证50强势归来,北向资金半小时净流入30亿,央行效仿日本概率几何?

    央行直接入市买股票?A股兴奋上证50强势归来,北向资金半小时净流入30亿,央行效仿日本概率几何?

    近两日,多位机构分析师接连发声认为央行可以直接购买国内股票资产,引发股市“骚动”,这是巧合,还是放风?
    2019-01-09 22:01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