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资拟入主网宿科技、泸州国资拟入主跨境通……一边是民营上市企业老板们积极寻求纾困,一边是国企混改提速,这已成为当下深陷发展困境的民营上市企业老板们实现自我救赎的最佳途径。
随着一个个国资入股民营上市公司案例逐渐浮出水面,民企上市公司老板的找钱路径也已清晰可见。概括起来,有四种主要模式。
牵手国资
作为扎根当地发展多年的企业,发展陷入困顿后找当地政府寻求帮助,已被各地民营上市公司老板普遍采纳,并迅速催生出不少成功案例,真可谓皆大欢喜。
以怡亚通为例,该公司扎根深圳发展20余年,2007年11月实现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主营一站式供应链服务,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701亿,净利润2亿元。
受A股持续低迷影响,去年上半年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警报拉响。为帮助化解风险,深圳政府旗下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先后于去年5月、10月总计24.21亿元受让怡亚通实际控制人周国辉合计18.3%股权。此番交易后,深圳国资旗下深圳投控变身怡亚通第一大股东,怡亚通短期的流动性风险也得以解除。
科陆电子也类似,但其质押比例更高。公开信息显示,截至去年8月24日,其控股股东饶陆华已质押4.53亿股,占其所持股份的99.45%,而彼时饶陆华已将部分股份转让给深圳国资委旗下的远致投资。
事实上,受去年A股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大批公司陷入流动性风险,并批量向各地政府发出求救信号。为此,包括山东、福建、四川、河南及深圳等十余个省市的国资,均进场接手当地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提供流动性支持。
以深圳为例,收到企业援助信息后,深圳政府率先安排上百亿元专项基金、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等,统筹缓解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票质押风险事宜。包括英唐智控、铁汉生态、英飞拓、科陆电子、梦网集团、麦捷科技、捷顺科技等在内的一众上市公司都得到了深圳国资的及时纾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家民营上市公司宣布或已经获得了国资的纾困,被援驰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高的情况,其中当地民企获当地政府援驰案例居多。
重返“故里”
求救于当地政府并非民企老板们实现救赎的唯一出路,求助于“家乡”也不失为可行路径之一。珠宝加工、品牌加盟商爱迪尔便选择了此种方式。
去年10月18日,爱迪尔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持股5%以上股东苏永明质押的部分公司股票曾因公司股价连续下跌遭遇浙商证券平仓,导致其所持公司部分股票被动减持,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为化解这一难题,爱迪尔董事长苏日明想到了自己的家乡——福建省龙岩市。“我在深圳创立爱迪尔后,公司的发展一直备受龙岩市政府、领导的关注,早在公司创立初期,龙岩市领导就曾率队前往深圳考察爱迪尔,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通关系。之后龙岩市政府也一直希望我作为从龙岩走出去的企业家,未来能够为家乡做出些贡献。这次公司发生资金困难后,龙岩市政府第一时间关注到了我们,基于长期的相互认可,双方合作一拍即合。”苏日明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具体合作模式为,福建省龙岩市国资旗下100%持股企业龙岩汇金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龙岩永盛发展以总价2.17亿元协议受让爱迪尔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苏日明、狄爱玲夫妇及其一致行动人苏永明等合计3600万股公司股份,转让完成后爱迪尔也由民企变身为混合制上市公司。目前,爱迪尔注册地已由深圳市罗湖区变更为福建省龙岩市,公司名称也由深圳市爱迪尔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福建省爱迪尔珠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苏日明透露,未来深圳为爱迪尔运营中心,龙岩为公司行政中心,他本人也乐见龙岩国资进一步增持甚至控股上市公司。
类似案例还有欧菲光。尽管欧菲光董事长并非江西南昌人,但南昌一直是欧菲光的产业重镇,其早年便开始扎根南昌发展,并在南昌设有主要生产基地及多个全资子公司,目前已是南昌市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正因此,当欧菲光陷入资金及经营困境时,南昌市政府旗下南昌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果断选择了出手援助。最新情况是,5月份至今,南昌国资已三度出手,包括两笔对欧菲光子公司的投资及一笔受让欧菲光股份的预付款,投入已近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