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乡村书写需直面故土新现实新气象

2019-05-23 09:45 来源 : 文汇报     

分享至

中国西部吕梁山麓下的一座村庄,这几天牵动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视线——新落成的“种子影院”和“新浪潮书店”向村民开放,现代摩登建筑和当地老工业产房比邻交错;40余名作家、诗人、批评家、建筑师,从全国汇聚于此,他们住在乡村,谈论乡村,展开一系列讲座、交流和对话……这一“非典型”乡村景象,却恰恰释放出信号:乡村书写有了新的可能。山西汾阳贾家庄前不久闭幕的首届吕梁文学季,聚焦“从乡村出发的写作”主题,力求通过“返乡”和“书写”的互动,为现实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与启示。

持续八天的文学季现场,阿来、格非、欧阳江河等多位作家直言,随着乡村变革日益走向城乡交融发展阶段,乡村世界在新时代重焕生机和活力。前些年人们熟悉的是“进城打工潮”,而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返乡创业潮”兴起,一部分进城打工者重回故乡,或高频辗转城乡之间,另一些有知识有技术的城里人也看准机遇转向乡村开发建设。作家能否敏锐捕捉到这种历史递变与现实情势,以独特的创作视角写出乡村社会的新现实和新气象?

有学者提醒,与当前的火热现实生活相比,一些作品显得单薄和窄狭,仅仅沦为无力的“一声叹息”,或流于“空山”“留守”模式的套路化、标签式描摹,缺乏处理新经验、呼应新时代的能力。如果不能在更广阔社会背景下考量乡土经验,作家很容易就在转型期失去了最佳的观察和创作视角。

立足新经验的返乡书写,拼出有温度的中国乡村图景

从九年前《中国在梁庄》系列非虚构书写,到近年来《近乡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一个农民儿媳眼中的农村图景》等文学博士的“返乡笔记”,无一不是“爆款”,引发许多读者共鸣,激荡起绵延不绝的话题涟漪。

“这些有温度、有个性的返乡书写,发挥了文学最原始的力量:情感和真实。创作者没有对乡村大地上的新变化视而不见,主动建立起与现实的深刻关联。”阿来告诉记者,人口流动大背景下城乡社会剧烈变迁,横跨城乡两个区域、拥有多地生活经验的群体日益庞大,乡村不只是出发的地方,也是归来的地方。“以前写乡村,有个老办法是蹲点,在村庄采风几天,观察当地一些村民的言行举止、情感反应模式,创作就完事了。但今天的乡村,一村一个样。中国乡村形态和概念来到了十字路口,为文学记录时代变化带来巨大挑战。”他谈到,张口就来的“把酒话桑麻”或“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古典审美难以再现;眼下隔个三五年,乡村就很可能不是原来的样子,贾家庄就展示了乡村另一种可能的端倪。

“今天整体性的中国乡村叙事,似乎已是不可能。而这其中的缝隙和参差,恰恰为乡村书写提供了巨大阐释空间。游走于城乡之间,才可能发现这种差异性。”中国新散文运动代表性作家之一张锐锋,18岁才离开乡村,“我们离开家乡后一直想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乡村深埋着巨大的认知结构,就像露出水面的石头,只能看到一角,蕴藏着深不可测的能量。”

因此,不同创作者基于鲜活个体或家族经验的温度书写,再现了各自的“一角”,从而拼出相对真实有活力的中国乡村图景。无论是阿来《机村史诗》以去中心化花瓣式故事框架再现藏族乡村群像,格非《望春风》书写近半个世纪的返乡之旅,还是葛水平《活水》将深藏大山不被世人所知的风景一一召唤出来,都在不同程度上唤起读者的阅读认同。《活水》洋溢着山里人的大悲大喜、敢爱敢当,串起拉二胡、杀猪、做豆腐、打铁等日常图景,没有一味的戏剧化冲突或是刚硬的时代符号,村民们也不再是模糊的人物、类型化脸谱化角色,而是充满了生活质感。

跳出僵局,别让标签遮蔽了乡村的复杂性与多义性

面对广大农村的沧桑巨变,作家应看到,村庄有没落和困境,但也有困境中的转机和新生。直面乡村的历史脉动、发展路向,跳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二元框架,创作者需警惕“田园牧歌”式的浪漫美化投射,或是对乡村充满优越感的俯视,流于“挽歌式”缅怀叹息。

“贴标签是容易的,但往往也是单一的、主观的,作家需警惕以新的刻板印象遮蔽乡土社会的丰富性与可能性。”阿来说,当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如果依然困在旧套路,对新变化、新事物视而不见,就无法跳出乡村写作模式化框框。比如他写机村史诗系列时,要选几个乡村代表性物件,有人劝他写“磨坊”,但阿来觉得这无法呈现半个多世纪以来乡村与外界的互动,最后他选中“马车”“电话”“脱粒机”等“非典型意象”,“在新的社会变革和现实关系下,重塑城乡关系、以城乡良性互动为思考目标与视野,探索人们的生存变化、情感波动和命运走向,是乡村文学写作的一次再出发,也是打破近年模式化创作僵局的内在要求。”

诚如多年投身当代中国乡村建设的学者潘家恩所说,“返乡”与“书写”的互动,既提醒我们思考文学如何获得真正有效的现实介入能力,也能促使作家学者在自省中有机会跳出书本和理论,重新发现丰富复杂而又充满张力的乡土社会。

责任编辑:黄采萧
相关推荐
  • 数字乡村发展顶层设计出台 数千亿规模信息基建开启

    数字乡村发展顶层设计出台 数千亿规模信息基建开启

    围绕战略目标,《战略纲要》详细部署了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等十项重点任务。业内预计,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爆发期,至少数以千亿级别规模的农村信息基建将开启。
    2019-05-17 08:45
  • 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升级阶段,农业的智能化提升也备受关注。今年的一号文件再次提到“智慧农业”,并强调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
    2019-03-25 16:22
  • 2018年度“乡村扶贫扶志典型人物”资助仪式在京举行

    2018年度“乡村扶贫扶志典型人物”资助仪式在京举行

    用“媒体+公益”的合力,助力脱贫攻坚。3月21日,2018年度“村暖花开•乡村扶贫扶志典型人物”资助仪式(以下简称“资助仪式”)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井顿泉、中国平安集团资深副董事长孙建一等出...
    2019-03-21 18:42
  • 监管部门酝酿差异化监管 鼓励保险服务乡村振兴

    监管部门酝酿差异化监管 鼓励保险服务乡村振兴

    保险机构要强化风险保障功能,持续扩大保险资金在乡村振兴中的投入;保险业还将推进组建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扩大保险产品试点范围,酝酿实施保险服务乡村振兴差异化监管等。
    2019-03-07 14:31
  •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肉蛋奶、果菜渔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
    2019-02-20 16:26
  • 2019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做好“三农”工作

    2019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做好“三农”工作

    党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
    2019-02-19 19:48
  • 江苏省新添66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

    江苏省新添66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

    2018年12月25日-26日,江苏省田园办会同相关部门召开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方案评审会。经过专家组逐一评审,并经省联席会议审议,最终确定将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阜庄社区石地等66个村庄纳入第三批试点名单。江苏省自2017年6月启...
    2019-02-19 09:42
  • 政策红利预期渐强 车企“下乡”密集启动

    政策红利预期渐强 车企“下乡”密集启动

    在新一轮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红利预期下,汽车企业开始纷纷出台政策以争取有一个好的市场表现。长安欧尚率先实施汽车下乡补贴,最高可享受2.2万元厂家补贴;北京现代部分车型享受厂家直补购置税50%;一汽-大众推出四款轿车首先进入“汽...
    2019-02-18 11:10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