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品 >  正文

收藏投资导刊| 2019设计北京,一场传承文明与次元潮流的激情碰撞

2019-05-02 15:08 来源 : 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李坤凝

分享至

艺术北京作为北京市的文化项目,到2019年已举办过十四届,期间经历过多次的调整,最大的调整就是将设计融入艺术北京。受市场影响,2019年的艺术北京,当代画廊的数量减少的很多,画廊展示的基本都已架上绘画为主,整个场地显得单调而乏味。与艺术北京的展场相比,设计北京的展场要活泼而有意思的多。设计北京的参展商们容易的就将展示场地营造出一种或高雅或梦幻或童趣或时尚的氛围,引得文艺青年们纷纷拍照。场地越大,人气越高,小的参展商不禁拍着大腿喊,“哎呀,我们的场地太小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古老文化

2019年,设计北京推出了特别项目——非遗展览:以光影之名,让“非遗”传承,向大众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记忆,因而国家大力支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于民间、死于庙堂”,是非遗传承保护中的共识。在民间,非遗是与当地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如何将让非遗走出原来的圈层,融入时代,“见人见物见生活”,是目前非遗传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2019年设计北京的特别项目中,年轻的传承人、跨界与传承人合作的设计师,让非遗的“再设计”走入现代生活成为可能。

2019年设计北京以手工艺为主题的设计层出不穷,真实或自然材质、充满文化与生活记忆的传统手工艺成为展场上的主流产品。借助设计北京的平台,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有效进入市场,成为具有高附加值和文化价值的流通商品,并与市场发生良好的互动,相互推进。将传统手工艺品结合现代生活特点,更符合现在大众的需求,传统工艺不断迸发活力。

不过,直接将传统的工艺搬到设计北京展场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希望参展商们能够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历史走到当下的,非遗要融入当代的精神,如果把非遗当做一个生命体,它一定会自我进化更新迭代,过去中国传统的非遗和现在机械化大生产下,和信息化、国际化大背景下的非遗一定不是同一件事情,而是新的一个物种。

次元文化在年轻人的圈子里流行

在移动互联网和泛娱乐大潮下,中国也走到了二次元文化崛起的前夜。作为二次元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动漫拟人化设计发源于日本,但在近些年的国内二次元文化领域也是甚嚣尘上,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和追捧。次元文化成为包容一种年轻人取向的概念壳,在2019年设计北京的展场中,次元文化的设计参展商占据了三分之一左右。

由于00后、95后逐渐成为消费欲望强烈的社会主流,风格更独特、个性更前卫。他们活在当下,沉溺于自我精致的利己主义中,情绪也更加脆弱。相比其他的群体标签,二次元意味着较低的年龄层和强烈的情感属性。2019年设计北京特别项目:门肯迪回顾展的设计中体现了外显独特的特质,现代设计与极繁主义集合,炫酷质感表明、外显而张扬的色彩,个性十足。设计直接使用高饱和度的亮色,并保持微妙的色彩平衡,青春无敌又充满活力,体现了次元文化的狂欢。

然而,相对于 IP 和市场发育度比较完善的日本,中国的次元文化仅仅发展了十几年,跨次元 IP 设计刚刚走过黎明时分。那些形构本土次元文化圈的核心形象或内容,绝大多数仍然是来自日、美的文化产品。因此,中国的二次元文化仍具有较强的外来文化色彩。2019年设计北京上 IP 次元设计作品虽然很多,但很多作品风格趋同。有人表示,很多年轻人的流行文化用涂鸦和漫画方式呈现,是因为成本低,不是因为喜欢次元文化,因而次元文化显得不够高级。我们期待次元文化的真正爆发,可以摆脱“低龄”、“幼稚”和“不够高级”的标签。梦想着这个市场的体量和宽容度。

2019年设计北京呈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下潮流的碰撞,展现了不同层次和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设计北京自开始就是以满足大众消费为出发点,所以设计北京虽能展现中国设计的一些面貌,但仍然缺乏最具有创新精神和颠覆力量的设计作品。

责任编辑:徐可芒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