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创板 >  正文

92家受理企业补助“礼包”悬殊:最大超10亿元

2019-04-26 08:41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文彬

分享至

截至4月24日,共有92家企业快步“跑”上科创板赛道。记者梳理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受理企业的财报中,都或多或少收获了政府补助的“礼包”。

政府补助“礼包”的大小,显示出当地政府对行业或企业政策支持力度的差异。另外,科创企业在补助方面获得政府的垂青,又间接反映了该企业的科技“硬核”水平高低。

但另一方面,政府补助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其多寡并不能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真实盈利能力,投资者需对业绩“成色”仔细甄别。

10亿元补助VS零补助

记者初步统计发现,92家申报企业中,2018年度获得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部分,下同)超过1亿元的有2家,分别为和舰芯片、中国通号,当年获得政府补助分别为10.49亿元和1.29亿元。

事实上,和舰芯片去年收到的政府补助数字,远不止10.49亿元。根据和舰芯片招股书(申报稿)披露,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别收到13.78亿元、20.77亿元和17.58亿元的政府补助,而其中分别有3428.54万元、3.44亿元和10.49亿元的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

相较于动辄亿元的政府补助,闯关科创板的企业中也有2018年“零补助”的,木瓜移动就是唯一的那一家。

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获得政府补助在100万元以下的共有7家,除木瓜移动之外,还有龙软科技、国科环宇、宝兰德、海天瑞声、佰仁医疗、白山科技等6家,分别仅有10.66万元、10.93万元、11.07万元、14.60万元、54.08万元、86.79万元。

超过一半的申报企业,去年获得政府补助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共有50家,占总比例的54%。另有33家企业的政府补助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占比达36%。

杯水车薪VS自食其力

在已申报科创板材料的92家企业中,除极个别的案例外,绝大数企业的归母净利润为正数。具体到企业盈利的“含金量”,则有所不同,其中政府补助对净利润的贡献程度——“含补量”,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反映指标。

记者统计发现,2018年,政府补助对归母净利润贡献超过一半的达4家。和舰芯片更是特例,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显示为2992.72万元,但政府补助超过10亿元。2016年、2017年也是如此。

特宝生物、国盾电子、安翰科技2018年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也超过50%,分别为73.53%、67.91%、60.51%。其中,特宝生物2017年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当年将是亏损;安翰科技2016年如果缺少政府补助也将面临较大幅度的亏损,尽管2017年公司获得了多达2119万元的政府补助,当年还是录得了1033万元的账面亏损。

九号智能虽然连续三年都能获得政府补助,但仍旧是杯水车薪,成为唯一一家连续三年归母净利润为负的申报企业。

根据梳理,2018年,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在10%至50%的企业,共有24家;比例在1%至10%的企业有55家,数量最多。

有9家申报企业的上述比例低于1%,对“含补量”的依赖性较小(九号智能为负,除外)。比如,木瓜移动近年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4.14万元、6176.45万元和8344.70万元,公司仅在2017年获得过60.6万元的政府补助,堪称“自食其力”。

伯仲之间VS大相径庭

近3年来,92家企业获得政府补助的波动情况不尽相同。其中,获得政府补助数额整体增加的有69家,占了绝大部分。

记者在梳理时发现,即便是归属同一行业、盈利能力在伯仲之间的公司,在获得政府补助的规模、“含补量”方面也可能大相径庭。

比如,同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光光电和国盾量子,二者201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67.61万元、7249.06万元,但在获得政府补助方面,前者只有194.10万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2.67%;后者则高达4900.92万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67.91%。

在高端装备领域,铂力特和江苏北人去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18.36万元和4841.19万元,相差不大。而两者当年的政府补助差距不小,前者高达2455.64万元,后者只有169.62万元。

同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去年盈利水平也不相上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4亿元和4.15亿元,但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前者仅有0.89%,后者则为11.23%,相差甚多。

再比如,同处新材料领域的广大特材和神工股份,二者在去年分别获得1242.03万元、235.20万元政府补助,而两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水平接近,分别为1.34亿元和1.07亿元。

“政府补贴属于非经常性损益,衡量一家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还是要看扣非后的净利润指标。”市场人士表示,“不过,科创板定位有所不同,许多企业研发投入较大,从事的业务战略意义较大,发展初期政府给予补助也在情理之中。”

原标题:92家受理企业补助“礼包”悬殊:最大超10亿元,最小“零进账”

责任编辑:尹磊
相关推荐
  • 11家上海本地科创板受理企业研发优势明显

    11家上海本地科创板受理企业研发优势明显

    目前,上海本地企业在科创板受理数量上居前列。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11家上海本地科创板受理企业,2018年平均归母净利润、平均研发投入费用等指标普遍高于57家申请受理企业整体水平。大型投资机构、券商等对这11家企业颇为关注,澜...
    2019-04-10 08:07
  • 28家科创板受理企业研发占比超10% 13家投入过亿

    28家科创板受理企业研发占比超10% 13家投入过亿

    从3月22日公布首批获得受理的科创板申报企业名单至今,受理企业总数已达52家,其中有9家进入问询环节。
    2019-04-09 13:54
  • 50家企业获科创板“准考证” 影子股数量扩至107只

    50家企业获科创板“准考证” 影子股数量扩至107只

    大多数上市公司是通过产业投资或股权基金间接持有拟登陆科创板企业的股权,但也有小部分上市公司是直接持有或通过全资子公司间接持股
    2019-04-08 08:14
  • 上市科创板企业6家再获受理 4家受到问询

    上市科创板企业6家再获受理 4家受到问询

    截至4月4日晚间发稿,6家科创板IPO企业再获受理,热景生物、杰普特、瀚川智能、威胜信息、安博通、铂力特拿下第八批“准考证”。与此同时,晶晨股份、利元亨、和舰芯片和江苏北人4家企业收到问询函。截至目前,科创板受理企业已增至50家,问询...
    2019-04-04 20:03
  • 第六批企业全为“换赛道” 上市科创板之路能跑多久?

    第六批企业全为“换赛道” 上市科创板之路能跑多久?

    备战科创板的企业热情持续升温。4月2日晚间,第六批科创板受理企业名单出炉,聚辰股份、晶丰明源、海尔生物、天准科技、创鑫激光、申联生物拿下新一批“准考证”。
    2019-04-03 18:26
  • 上交所受理申联生物等6家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

    上交所受理申联生物等6家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

    上交所受理申联生物、聚辰半导体、海尔生物等6家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
    2019-04-02 20:21
  • ​看!第五批科创板受理企业“有来头”

    ​看!第五批科创板受理企业“有来头”

    随着科创板受理速度的加快,4月1日晚间,受理企业名单上再添3家,澜起科技、优刻得和博众精工亮相,家家“有来头”。
    2019-04-02 16:19
  • 科创板受理企业 首现特别表决权

    科创板受理企业 首现特别表决权

    科创板受理企业亮点纷呈。昨日晚间,上交所网站公布了最新受理情况,澜起科技、优刻得、博众精工3家企业同批亮相。其中,有着“中国最牛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之称、预计市值不低于220亿元的澜起科技“千呼万唤始出来”
    2019-04-02 08:09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