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正文

温州银行:重启IPO系误传 希望永续债发行能“先行先试”

2019-04-04 07:49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作者:陈莹莹 欧阳剑环

分享至

近期,有关媒体报道了温州银行重启IPO的消息。经中国证券报记者向温州银行核实,该行A股IPO一直在正常推进中,重启系误传。据悉,温州银行于2017年12月进入上市辅导期,但其上市辅导机构因技术原因导致未能按时完成系统上传,使得温州银行辅导被动中止。在上市辅导机构重新履行辅导备案流程后,引发媒体误解为温州银行重启IPO。

争取先发永续债

温州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葛立新介绍,温州银行A股IPO一直在正常推进中。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温州银行资本充足率11.85%,比年初上升0.23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8.7%,比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

而温州银行一直在探索多元化资本补充,一方面通过利润留存补充部分核心一级资本,并继续调整优化业务结构,提高低资本耗用的小微及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另一方面,在外源融资补充资本上实现“两条腿”走路:一是持续推进IPO进程。二是计划发行30亿-5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补充债券补充一级资本。

葛立新表示,温州银行从2018年4月起就在谋划申报无固定期限资本补充债券,并积极研究已发行案例的相关条款。作为来自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银行,温州银行希望借金改红利“先行先试”,优先取得发行永续债的资格,为全国中小银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提供经验。

制定不良资产全年处置计划

当前,温州银行在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方面成效明显。2018年末该行总资产为2271亿元,相比2017年末的2210亿元略有增长。

葛立新指出,在资产结构方面,2017年,温州银行各项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5.79%,同业投资占比为30.99%。2018年末,贷款占总资产比例升至46.68%,同业投资占比降至21.7%。此外,债券投资力度加大,债券投资占总资产比例从2017年末的7.1%升至11.26%。负债结构方面,2017年同业负债比例较高,为39.18%,按照监管要求要压降到1/3以内,2018年末同业负债比例为30.25%。当前还在继续压降,2019年3月末该数据为22.77%。

不良资产方面,温州银行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将逾期或欠息90天以上贷款全部计入不良贷款之中,并按规定提足拨备,使资产质量更加透明。2018年末不良贷款率1.72%,逾期90天以上贷款和不良贷款的比例92.74%。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都在监管要求之上。

展望未来,葛立新认为,不良资产防控仍有一定压力。受2011年温州金融风波影响,担保链风险仍未完全消除,实体经济复苏仍需一定时间,温州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仍有经营的企业在风险化解上更多选择与企业共渡难关,但部分企业经过几轮持续输血、帮扶,仍无法摆脱债务困境,经营情况未得到根本好转,不良逐步显现。

不良资产处置的过程,既是风险化解的过程,也是信贷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温州银行称,该行的不良资产处置措施主要有:一是制定全年处置计划,出台不良资产处置“七个一批”指导意见。二是分类施策,制定一户一策、一户多策方案,有序推进处置工作。三是运用“互联网+不良处置”思维,通过法院、互联网的平台和大数据信息,最大限度查找资产、保全资产、处置资产。四是在全面评判债务人偿债能力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抵押物赎回、保证人代偿、临时解除查封冻结等强制措施、司法拘留释放等方式,加快清收处置进度。五是扩大与资产管理公司、各地金融产权交易所的协同合作,扩充债权转让和抵质押物的处置渠道。六是借助银法合作提级执行,在限制高消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协同推进打击逃废债。七是完善清收管理机制,科学合理设置存量清收考核任务。

发力民企小微贷款

近年来,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民营小微企业方面,温州银行下了大力气。2018年末该行各项贷款规模首超1000亿元,其中小微贷款占比达到了60%以上。温州银行近日制定了《温州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行动计划》,计划三年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新增450亿元以上,并保持总量占比不下降。

温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州银行新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通过单列规模、专门考核、落实尽职免责、提升不良容忍度、打造“小额速贷”模式等,形成对民营小微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在浙江省率先创新“续贷通”业务,以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无还本续贷”方式,累计支持民营企业贷款业务7.6万笔,发生额达869亿元。

上述负责人认为,在服务民企小微方面,地方中小银行要通过服务和效率来弥补成本的短板,要在资产的选择上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他举例称,市场上有“黑名单”和“白名单”。白名单企业可能轮不到中小行来做,温州银行通过关注“灰名单”来寻找合意的资产。比如,在一些此前受环保政策和产能过剩限制的行业,经过近几年的优胜劣汰之后还在行业中持续发展的企业,其资质本身是不错的,如水泥行业,今年需求量非常大,通过审慎评估,可以将其作为投放对象。

责任编辑:郝梦圆
相关推荐
  • 4000亿永续债待发 银行“补血”继续提速

    4000亿永续债待发 银行“补血”继续提速

    目前已披露的资本补充计划中,永续债取代二级资本债成为银行“新宠”。继1月中国银行首单永续债发行成功后,3月29日晚间,中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同意发行不超过400亿元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用于补充该行其他一级资本。当日,...
    2019-04-03 09:32
  • 中信银行 拟发行不超过400亿元永续债

    中信银行 拟发行不超过400亿元永续债

    中信银行昨日晚间发布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拟在境内外市场发行不超过400亿元(含)或等值外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补充该行其他一级资本。
    2019-03-27 08:22
  • 华夏银行拟发行规模400亿元永续债

    华夏银行拟发行规模400亿元永续债

    业内人士分析称,永续债的发行可以为华夏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华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01%、9%,均接近监管红线。
    2019-03-02 09:14
  • 银行业第二只永续债落地 华夏银行拟发行400亿元

    银行业第二只永续债落地 华夏银行拟发行400亿元

    华夏银行今日发布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人民币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这是商业银行发行的第二只永续债。
    2019-03-01 19:08
  • 潘功胜:进一步完善永续债政策框架

    潘功胜:进一步完善永续债政策框架

    潘功胜称,通过永续债的形式补充银行业的资本,在我国刚刚开始进入实践阶段,所以它有一个市场接受和市场培育的过程,需要政策支持。
    2019-02-19 14:13
  • 160亿最大注资理财子公司获批 这类业务大有可为

    160亿最大注资理财子公司获批 这类业务大有可为

    监管加速理财子公司“放行”,五大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均获批筹。
    2019-02-18 14:45
  • 永续债有利银行“补血”CBS料增强机构投资意愿

    永续债有利银行“补血”CBS料增强机构投资意愿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将金融机构持有的永续债置换成央行票据,相当于给金融机构增加了优质的高流动性资产,同时,还能获得持有永续债的利息收入,机构对投资永续债的意愿将大为增强。
    2019-01-30 08:05
  • 大险企青睐银行永续债 投资细则有望出台

    大险企青睐银行永续债 投资细则有望出台

    多位险企人士近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银保监会适时将银行永续债纳入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将有利于险企拉长资产久期、优化资产负债匹配、分散投资组合风险。从目前来看,认购首单银行永续债的多是以需要配置长久期资产的年金养老险...
    2019-01-30 08:01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