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 >  正文

险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新模式浮现 “募投管退”困难犹存

2019-01-23 08:25 来源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程竹

分享至

险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再添新案例。近期,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人寿”)投资了由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投资”)发起的“建信投资-中鼎国际债转股投资计划”。

险企人士表示,不同于此前一些保险公司的参与方式,本次建信人寿参与市场化债转股项目主要采用与银行系债转股实施机构合作的方式。从目前来看,保险等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预计今年银行系“险企”率先布局。目前,银行系债转股机构在设立私募股权基金上不断取得进展,同时还探索与其他私募股权基金合作等方式参与债转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保险机构加深对债转股项目的涉入提供了支持。

多数险企人士预计,在接下来保险机构的参与方式中,设立私募股权基金模式可能会成为当前保险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主流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险资目前在“募、投、管、退”四个环节均面临一定的实施困境,所以参与的市场化债转股实际落地项目不多,建议监管层面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落实配套支持政策,完善股权退出机制。

银行系险企今年率先布局

建信人寿公告的关联交易信息显示,“建信投资-中鼎国际债转股投资计划”总规模为4.5亿元,其中建信人寿投资1.7亿份,每份对价1元。该计划于2018年9月30日成立,存续期为7年,投资计划管理费费率为0.5%/年,即建信人寿需每年向建信投资支付85万元管理费。该计划总规模为4.5亿元,其中建信人寿投资1.7亿份,每份对价1元。

公开资料显示,建信投资是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银行”)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120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建行集团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子公司,建信投资业务范围包括开展债转股及配套支持业务、向社会投资者募集用于实施债转股的资金、发行专项用于债转股的金融债券等业务。

“该计划系江西省市场化金融债转股第一单。不同于此前一些保险公司的参与方式,本次建信人寿参与市场化债转股项目主要采用与银行系债转股实施机构合作的方式。”川财证券分析师杨欧雯判断,今年银行系险企率先布局,目前已知五大国有银行均已成立独立债转股机构,未来预计国有银行旗下保险机构,如工银安盛、农银人寿和交银康联人寿等或以同样方式参与市场化债转股项目。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助理总经理李茜预计,接下来,实力强劲的大型保险机构也会逐步参与到债转股项目中来。未来保险公司或将对上市公司或有上市预期的大型国企重点关注。一方面,险资青睐大型国企,主要是因为大型国企引入社会资本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险资青睐上市公司或有上市预期的企业,是因为此种类型企业更方便后续股权的退出。

险企担忧资本占用加剧

虽然多数险企人士表示,今年险资会积极投入到不良资产处置中,但与银行参与债转股资金体量相比,险资的脚步较为缓慢。从保险资金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募、投、管、退”四个环节来看还存在一定障碍。

首先,保险资金投资风格较为稳健,参与债转股的热情和规模有限。一位保险资管人士称,在流动性方面,虽然可通过对LP资金进行分层等方法适应险资的风险和回报率要求,但由于股权投资的投资回报和退出周期均存在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保险资金的期限错配情况。

“现行债转股模式将加剧保险机构的资本占用。在‘偿二代’监管下,保险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主流模式‘入股还债’的最低风险因子在0.28-0.48之间,远高于股票基金(0.25)、债券基金(0.06)和混合基金(0.20)。”李茜表示,这就意味着,若现行模式下险资债转股落地规模越大,占用的资本金就越大,面临的监管考核亦将加剧,从而会对其参与债转股的积极性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优质转股标的选择较为困难。在实际操作中,鼓励类企业本身资质相对较好,利用债转股降低负债率的意愿不强,导致符合要求的企业数量有限。此外,东方金诚分析师金炫杰指出,投后管理也较为困难。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是本轮债转股的主要实施方之一,但截至目前尚未有险资在新设实施机构方面获得进展,尚未发挥出其应有的机构优势。险资仅可通过私募股权基金参与企业经营,影响较为有限。同时,转股后企业经营业绩具有波动性,分红存在不确定性,股权投资收益一般需要在最终退出时才能锁定,持有期间的收益较难测算。

“还有就是退出途径存在一定的障碍。保险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不是为了长期持有股权,而是待企业经营好转之后顺利退出并实现预期收益。但我国资本市场的退出机制有待完善,尤其是非上市企业股权流动性较差且交易体量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股权转让。而股权回购需要以企业扭亏为盈并获得一定资本积累为前提,同时存在‘明股实债’的争议,或难符合监管要求。”金炫杰称。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