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见 >  正文

王静文: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的供给侧改革新导向

2018-12-26 08:52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分享至

自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最近几年的会议都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但因每年面临的情况不同,侧重点各有不同。2015年和2016年强调“三去一降一补”,2017年强调“破、立、降”。而与前几年相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从中长期看,中央认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为此,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何为主要矛盾?尽管外部形势有了很大变化,但“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因此“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所以,今年的会议要求“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再清楚不过,这八个字将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新导向。

具体而言,巩固是指“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过去3年,我国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巩固基础上,中央此次特别强调了去产能、降成本和补短板。在去产能方面,预计除钢铁、煤炭之外的其他行业会有新动作。降成本方面,2019年除了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继续降低融资成本外,通过体制改革降低制度成本将成为重头戏。在补短板方面,重点聚焦于基建领域,这也是托底增长的重要举措。

增强,是指“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是稳增长和稳就业的题中之意。此次会议所提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鼓励中小企业加快成长;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

提升,是指“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我国充分意识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性。因此此次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重点工作任务第一项,并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任务中提到要“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畅通,是指“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会议就此做出了一系列安排,并聚焦于实现国内市场与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以及金融和实体经济三对关系的良性循环。

聚焦在金融和实体经济关系方面,会议做了三处精心部署。一是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日央行推出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被市场视为定向降息措施,预计后续央行还将继续使用降准等工具,置换MLF,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货币乘数,以全力促成“六稳”的宏观目标。

二是在三大攻坚中强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尽力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近日金融委办公室再次举行金融机构座谈会,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方向,诸如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治理,严格退市制度;强化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积极培育中长期投资者等。

三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这意味着银行回归信贷业务支持本地经济发展的道路。同时还强调“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推动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继续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概括起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即中国仍将致力于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抓住了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本质。展望2019年,尽管面临复杂形势,但我国发展仍然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不会改变。只要全面正确把握宏观政策、结构性政策、社会政策取向,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目标就有望顺利实现。(作者王静文系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宏观分析师)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