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见 >  正文

杨涤:利用进博会溢出效应促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

2018-11-21 08:13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分享至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带来了最先进的“世界制造”,国际最尖端、最前沿的技术,带来了潜在的经济合作机遇,正逐步体现出溢出效应。苹果公司、谷歌公司、马斯克公司等,代表着当今国际创新的第一梯队。它们的产品是大众消费品,他们的创新信息总能引起大众关注。而那些工业产品的企业创新,比如智能及高端装备往往不为大众所知,甚至国内业内人士,也不见得有足够的渠道获取确切信息。所以,首届进博会对上海乃至长三角经济区中的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而言,都是难得的一次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品位的机会。

进口博览会将年年办下去,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平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应好好利用好进口博览会的辐射效应、溢出效应,尽早过渡到高级阶段。笔者认为,为了解需求发展趋势,跟上国际潮流,进而调整供给,长三角各地政府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长三角应每年持续加大进口博览会推广力度,吸引更多企业、政府人员参加。

扩大进口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了国际商品和技术最前沿的信息,长三角企业就有了学习借鉴,紧跟潮流乃至赶超发展的方向。

今天,长三角区域内有不少企业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如马云掌门的阿里巴巴公司、鲁冠球创立的万向集团等,都是跨国型企业,并在各自的领域处于领先阵列。但就我国总体而言,包括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区域,整体产业技术水平还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长三角的企业地处我国相对发达的经济区域,既有大型国企,更有为数众多的中小型民企,这些企业如能近距离了解国际上最尖端、最前沿的技术,了解创新趋势,紧跟全球产业和科技发展趋势,进而引进先进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对本企业的发展正确定位定向,就跟上国际潮流,把握合作机遇,在进口的同时,逐步实现自主生产,从商品到技术到品牌就可再次实现一次赶超,带动区域内经济发展,进而给全国经济发展增加发展动力。江浙沪皖企业积极对接进博会,更有利于引导当地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也有利于当地进一步扩大进口,进而实现更大的对外开放。

第二,各地政府可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组织若干商品技术论坛,深度消化进口博览会带来的商品技术信息。进口博览会展示时间有限,活动密集。大多数来参观的政府人员和企业人员只能马不停蹄,走马观花。为了更好地把握住这类难得的国际交流机会,上海及其他省市可主动策划举办一些商品技术论坛(据悉少数城市已有此行动),邀请进口博览会的国际企业派遣专家参加。这样的论坛能让长三角企业与国际企业面对面交流,深度消化进口博览会带来的商品技术信息,这更有可能形成长三角企业与国际企业直接对接,产生新合作机遇,甚至形成新的产业格局。

第三,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可开发专门服务于进口博览会的长三角旅游产品,带动交通、通讯、管理、服务一体化。长三角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太多景点景区可供选择。这些旅游产品应该成为价格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周到的一种标准化产品。在开发这种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会涉及交通、通讯、管理和服务一体化与标准化等问题,会提出相应的要求和需求,这将促进跨省市协调统一,进而促进一体化。

第四,可协商探索建立长三角上海之外分会场,衍生各地专业进口博览会,促进会展经济一体化。从会展经济考虑,以后可逐步延伸出进口博览会的分会场,放在长三角各个省会城市,就某类商品,某种技术形成专业博览会。这些分会展与主会展形成主次分明、上下呼应、前后对接的金字塔体系,既可扩大上海进口博览会的影响,也可以调动长三角各地的积极性,并给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带来实质性好处和潜在的发展机遇。

第五,鼓励长三角产学研联手,促进产业梯度健康发展。进口博览会代表着国际上先进的产业发展趋势,“三省一市”应整合研究资源,与各地政府和企业相结合,深入研究产业布局和创新方向,协助企业和政府做好产业规划和具体启动咨询。对国外企业也可提供咨询,引导跨国公司在长三角更高质量布局。上海具有制度规范、品牌知名、人才高地等优势;江苏制造业强,浙江信息产业活跃,两地历史上都善于经商,企业家辈出。安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工业发展不均衡,具有巨大的提升潜力。结合进口博览会带来的产业技术信息,产学研联手加强研究,利用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规划予以引导,发挥出各地的比较优势,形成长三角产业梯度健康发展,进而促进高质量的经济一体化。(作者杨涤系上海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