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品 >  正文

区块链将艺术定价权回归大众

2018-11-12 12:06 来源 : 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魏妍

分享至

区块链技术与艺术品的结合,在去中心化思想和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基础上,人们希望它能解决艺术市场存在的假货多、价格高、变现难、管理困难、无法追溯等问题。有人对区块链技术抱有很高的期待,也有人认为现阶段它仅存在于理论层面,更多地沦为了虚拟币等圈钱工具。

对于艺术品、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我们应该用理性的视角去审视和判断,从现阶段的发展中不断总结规律,积极地进行调整与应对。本期我们采访了心源观止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孙斌,他推出的Artval是国内最早一批上线区块链溯源登记平台的项目。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市场沉浮,对于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艺术品行业可以有哪些可能性,他有着自己的认识。

▲贾大年 《静思》 69x69cm

通过区块链记录IP历史档案

《收藏投资导刊》:目前你主要在做的art2go打印箱的项目,在工艺和操作性上有哪些特点?区块链技术在这方面有哪些结合?

孙斌:我们打印用的纸是宣纸,是专门与泾县小岭的一家宣纸厂合作,定制能够用于小型打印机使用的宣纸。泾县捞纸的师傅,早上三四点起床,下午三四点结束,冬天手太冷了就把手放在电饭煲里取暖,每天能够完成1千张左右。泾县做宣纸的主要木材是青檀树,青檀树会源源不断地生长,但是能够做捞纸的手工艺人在不断减少。这项工艺现在濒临失传,因为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和传承。宣纸打印出来的质感是普通纸张无法替代的,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种合作方式让大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手工艺人,保护我们的“国宝”宣纸。

在打印的技术方面,我们跟佳能公司签了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协议,可以调用他们的打印机。消费者们每打一幅画,有一部分分成给合作的商家,还会有一部分给真正的版权拥有者,也就是艺术家本人。也就是说,每一次艺术画作打印支付成功后,区块链将记录永久的打印记录,并且该画的作者将会获得相应的版权收益。

▲贾大年 《恋》 69x69cm

传统的IP应用渠道,没有给原作和IP带来任何增值。IP的真实价值无法在大量的应用中体现出来,艺术家也很难从IP应用中得到合理的报酬。我们通过区块链记录艺术作品的每一次支付打印,是艺术作品IP连续的历史档案——为艺术家、市场建立价值判断。

文化消费促进IP的开发与变现

《收藏投资导刊》:会选择什么样的场景进行合作? 

孙斌:目前在北京我们有几个试点,在学校、酒店、咖啡馆等地方。另外,我们也会和一些展览合作,比如华熙五棵松那边刚刚结束的“致敬达芬奇”展览,展览主办方只有8张作品的版权,所以我们就只打印那8张,一张A4大小的宣纸打印,定价是70块钱一张。消费者自己选择喜欢的作品,现场打印、装框,增强互动性,大家都很喜欢。我们还跟汇丰银行的员工做了一次活动,员工们可以带着孩子来,小朋友们很喜欢与恐龙相关的作品,打印了很多。

▲张复兴 《川西行》 69x138cm

我们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合作模式,在艺术展览现场、咖啡馆、书店等典型的文化消费场景中进行试验,在这些尝试中摸索人们的爱好和对艺术品的消费习惯。

《收藏投资导刊》:这种模式能否盈利?目前已签约版权的艺术家有多少?

孙斌:在那些固定的场所,平均每隔3天打印1幅,每个月打印10幅,数量虽然不多,但足以抹平成本。对于这种模式,受众还需要一定的接受过程,而且我本人对此抱有乐观的态度。随着文化消费的不断升温,人们对于艺术品和艺术品周边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艺术品的生产者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当然,我们的产品也没有很成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在“致敬达芬奇”展览现场每天有上万的流量,这样人流密集的展览是我们很好的合作对象,像798艺术区这样的地方也非常合适,我们也会加快推进各种各样的合作。

▲张复兴 《海南和风》 69x138cm

目前已经跟我们签约的艺术家大约有1200位。虽然我们在作品打印的业务上目前只能打平成本,但真正的赢利点也并不在此,后期版权的使用和开发才是重点。

大众定价颠覆传统定价模式

《收藏投资导刊》:很多人都说区块链技术的到来,可以解决艺术品市场定价机制的问题。你怎么看?大众定价能不能为市场带来新的希望?

孙斌:以往的定价机制逐渐制约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这其实跟中期市场发展规律有关。西方是先有画廊、后有拍卖,拍卖代表着资本,小画廊负责培养艺术家。中国的画廊与拍卖几乎同时起步,就造成了恶性竞争:拍卖市场的大资本打压画廊,画廊刚刚培养起了艺术家,艺术家就跟他们毁约,转投拍卖市场,导致了画廊越来越难以为继。拍卖市场捧出十倍百倍的价格,与真实价格差距太大,这在西方一直遭受诟病。但是在中国,无论画廊、拍卖公司甚至是画家本人,都不太守规矩。这导致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头有尾,但是没有中间部分,没有合理的定价体系,那些明星价格又不是人人都买得起。

▲周逢俊 《齐云山秋色》  69x138cm

定价机制扭曲,少数机构(拍卖行、画廊)和个人操控着艺术市场及定价,一味炒作艺术品造成了国人的投机,于是整个艺术品市场走进了死胡同。创造一种全新的定价模式,即大众定价,或许可以解决我们遇到的瓶颈。

《收藏投资导刊》:就目前而言,大众定价机制是否成熟?

孙斌:大众定价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最起码符合客观规律,人们想在拍卖公司和画廊之外建立一种新的定价模式,这种探索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目前大众定价的不合理之处还需要不断迭代,但是它一旦形成,对艺术品市场具有特别的意义。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让所有人参与到艺术品市场中,这本身也是向大众普及艺术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普通人把自己的权力让渡给一个集体之后,然后他在这集体可以很好的活下去。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并且正在通过区块链把当初让渡给一个集体的权力拿回来。原来的艺术品市场其实是几家独大,价格高低由他们说了算,现在,定价的权力是时候交还到大众手里了。

▲周逢俊 《小湖薄雾半晨秋》  69x138cm

定价权力回归,让大众创造更多可能性

《收藏投资导刊》:大众参与定价,会不会把价格定得很低?大众定价和专家定价各自有哪些优势?

孙斌:很多人认为,普通人来定价艺术品肯定会把价格定低,但实际上定出来的价格就是市场上真实的价格。我举一个工艺品的例子,唐人坊拿出来两个人偶产品来进行大众定价,最终大家定出的价格一个是370,一个是312,它们实际上的市场标价是299。这个价格出来以后,很多人去购买这两个产品,因为这个价格是有大众共识的。

其实也有人问,为什么不找专家定价?这就又回到了原先的定价模式,由画廊组织专家来进行定价,可就是因为由他们来定价,现在市场进入了死胡同。拍卖市场上的高价拍品,是经过拍卖行形成的价格共识,我们可以称其为“高端共识”,那“低端共识”呢?大众定价打破的是收藏艺术与商品艺术的界限,精英与普通人之间的区别。

我们推动大众定价,就是想要通过区块链技术打破以往由少部分人决定的定价权垄断,集合全社会的共识,进行去中心化的艺术品估值定价,来体现全社会对艺术品的价值认可程度。至少,我们还可以为底层或者新兴的画家打通上升空间。

《收藏投资导刊》:谁来参与所谓的“大众定价”?这些人定出的价格一定能代表大众的意见吗?

孙斌:我们不筛选谁来定价。目前我们搭建了一个3万人的社区来进行大众定价,这些人是根据各种数据自动筛选出来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找专家定价,但是他们不代表大众,他们定的价格也是大众价格。专家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给那些已经在市场上流传的作品定价,但是市场上的新人新作没有数据可查,他们并不能给出一个科学的价格。但反过来讲,1千人能不能代表1万人?3万人能不能代表更多的大众?我觉得是可以的。

我们希望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把权力交还给大众。但是大众定价不一定会被所有人接受,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艺术品市场的走向会如何,我们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进来,听一听大众的呼声,区块链最大的魅力就是为我们的艺术品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徐可芒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