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品 >  正文

沉浸式艺术展——艺术的衰败或未来

2018-10-15 14:32 来源 : 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王宁

分享至

从大师引进展到沉浸式艺术展,似乎每过一段时间,国内艺术圈就会陷入一种群体性事件的怪圈,就好像一股股的风潮涌入一般,一浪接着一浪,总是显得那么的热闹,却又总是如流过沙滩的海水一样,除了一叠叠的痕迹,什么也留不下。

这样的怪现象值得人深省,也值得行业反思,尤其是当充满浓重商业气息的沉浸式艺术展的大规模引入,甚至是出现在一些知名度极高的艺术机构的时候,就更应该警惕了。当然,这种警惕不是保守的对抗,也不是对新的艺术思潮的拒绝,而是带有一种居安思危态度的谨慎和理智思考。

▲BUG UFO工作室 

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甚至于极有可能会是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可即便是如此,在面对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时,仍旧需要客观的评判和审慎的选择,否则,艺术内在的人文气质将很难抵挡科技强大酷炫外衣,最终被科技所吞噬和消解。

▲Refik Anadol 《无穷之屋》 

当下流行于国内的多数沉浸式艺术展览正在呈现这样一种艺术被科技所消融的趋势。从上海发端继而绵延至全国的这股带有艺术元素的科技展览让沉浸式艺术展在国内成为一种的新的流行趋势。2013年,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我有一个梦》亚洲巡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此次展览真正将沉浸式艺术展览推向中国大众,并成为代表性作品。在一间面积约25平方米、高8英尺的封闭房间里,用镜子反射红白波点,观众置身其中好像瞬间迷失了方向。在这次的展览作品中,科技并未出现,艺术仍旧是整场的主角,而借由这次展览高额的门票收入,也让很多艺术机构看到这种具有高度互动性的艺术展览的市场潜力,据事后猜测,仅该展览的门票收入就高达上千万元人民币,沉浸式艺术展的吸金之名也由此开始。

科技+艺术 开启疯狂的吸金模式

如果说草间弥生的《我有一个梦》是一场更为纯粹的沉浸式艺术展,那么后起于国内的一些所谓的沉浸式艺术展则显得并不那么纯粹了。或许时间的前行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与此同时,时间也给了科技逐渐融入艺术的契机。

新媒体艺术在国内所掀起的热潮应该可以被看做是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初步阶段,而新媒体这一艺术形式就国外而言,已经不再属于“新艺术形式”的范畴,然而对于一向滞后于西方的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新媒体艺术仍旧被视作为艺术的新阶段,以录像艺术即Video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新媒体艺术也随之频繁的出现在世界各地重要的新媒体艺术节上。

▲TeamLab未来游乐园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算起来不过二十几个春秋,但它却和产生它的基础——新媒体,包括声、光、电和IT产业一样,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壮大起来。这样难怪MOMA录像部主任芭芭拉·兰登会这样评价:“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活跃,是在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圆周闭合之后划出的一个新圆的起点。”

由新媒体艺术作为发端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艺术形式成就了在当下最为热销的艺术IP项目——沉浸式艺术展。这样的艺术展示方式多数以科技元素为主,辅以绚丽的灯光和色彩,加上强烈的互动效果,以至于在短时间内赢得了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庞大的受众群体。如此的展示方式也为主办方笼络了大批的受众,随之而来的门票收益自然也让这些活动的主办方赚的盆满钵满。

▲甘健《基石》

且不说首个在国内呈现的沉浸式艺术展——草间弥生《我有一个梦》高达上千万的门票收入,随后在2017年由佩斯北京引入的“teamLab: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项目更是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赚足了名利。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由科技创造的虚幻世界都在持续性的冲击着行业内外的受众,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红展”。

“花舞森林”的成功让很多艺术机构看到了沉浸式艺术展强大的吸金能力,由此也引发了业界对于此类展览的痴迷和热衷,在随后的时间里,今日美术馆、嘉德艺术中心、中国美术馆以及央·美术馆都先后引入了该类型的展览。但就好比纯粹的艺术有好有坏一样,也并非所有沉浸式艺术展都能名利双收,一些制作粗糙、体验度差的项目在经过短时间的发酵期之后即陷入了沉寂,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克洛德•莱维柯 《我梦中的另一个世界》

单纯的商业行为所带来的弊端

就目前国内出现的沉浸式艺术展几乎都是纯粹的商业性项目。既然是以商业运作为目的的展览,必然会以营利性经验为目标,而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比如高票价、娱乐性等问题也随之成为被诟病的焦点。

“TeamLab未来游乐园”展览在去年的票价是工作日80元,节假日120元,今年在央·美术馆的展览票价是90元;“寻梦海底两万里”展览,工作日票价为148元,节假日更高达168元;今日美术馆“小米·今日未来馆”票价是周二至周四80元,周五至周日为150元。而与这些带有科技元素的沉浸式艺术展比起来,传统的美术馆级展览的门票则显得廉价了很多,比如龙美术馆的门票一般为50元,一些重要展览的门票则为100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门票则依据不同的展览收费不同,一般为60元(学生、残疾人及老人享受相应优惠)。

与这些新颖的展览比起来,那些常规的展览门票价格真的算是“亲民价”了,更不要说一些艺术机构所象征性收取的5元、10元的门票了。可即便是面对高额的门票,大众似乎仍旧更热衷于这些新的展览,哪怕只是去拍照,然后发到朋友圈里炫耀一下。

▲小米·今日未来馆展览现场

由此似乎也引申出了另一个话题,即沉浸式艺术展所面向的目标群体究竟是哪些?

“闺蜜游”“情侣游”和“亲子游”无可争议的构成了上述展览的主流参观群体。充满刺激的声、光、电等科技元素构成的视觉展览自然更容易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和追捧。在闲暇时光,约上闺蜜或者男朋友(不可否认的是,女生似乎更容易被此类展览所吸引),去看一场既能体现文艺范,又紧跟时尚潮流的展览,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况且对他们来说,相比于一般展览而言要高出许多的门票费用,也并不会比喝一次咖啡,或者吃一顿晚餐的费用高出多少。

但是不是所有的展览都适合走科技路线,或者一定要采用与科技结合的展览方式才能笼络更多的参观人群?这同样是个需要反思的问题。

▲小米·今日未来馆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2015年4月在上海开展的《不朽的梵高》也采用了有别于以往展陈方式。展览运用了最新的SENSORY4感映技术,让观众可以很直观的看清梵高作品的每个细节。展览现场可以说效果十分震撼,但却也有观众表示这样的观展有些走马观花,欣赏画作还得考虑投影播放速度,观展体验被科技所支配,缺失了观看的自主性和主观性,同样也丢失了观看的乐趣和对于艺术的享受,只是在被动的接受。也有人表示想要集齐梵高的真迹本就十分困难,而以“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就能称之为“梵高作品展”似乎有些不妥,会令真正热爱艺术的人感到失望。

▲寻梦海底两万里

虽然沉浸式的观展可使观众有更全面的体验,但如果仅有光鲜的宣传和借势营销,那么便使艺术沦为附属品,成为某些群体借此敛财的工具和手段,此举也并非艺术的本愿。

科技是否能够成为艺术发展的未来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就目前而言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但在这样的结合过程中,艺术与科技又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共存其实才是业界所应该要关注和探讨的焦点。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科技的酷炫而丢掉了艺术的本质,那么艺术终将会在科技滚滚的洪流中被淹没,最终沦为附属,甚至于被彻底的消亡,而如果艺术不能在面对新的媒介出现时,表现出应有的包容性,那么艺术又注定会沦为陈旧。

▲任远《达芬奇》

这似乎让艺术与科技的融合陷入了一种不可调和悖论,但在现实操作当中,至少在目前的创作领域,艺术在与科技的跨界尝试里,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科技更多的是一种辅助手段,是艺术家完成艺术构想的一种方式和途径,也是媒介的一种延伸,还尚不足以出现科技对于艺术的颠覆,但随着科技手段的逐步渗透,艺术这种一贯强调手工操作的视觉表现形式极有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期,被科技所强制性的消解掉“手工”的特质,转而成为另一个关于形式和内容的争论。

而回归到沉浸式艺术展之所以能火的话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王春辰曾说:“传统审美观念中,观众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是‘静观’,存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和隔阂。但今天当代艺术更多谈到的是‘融入’,强调主体与对象相互渗透。沉浸式艺术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全方位包围、置入。”

▲小米·今日未来馆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一直以来大众与艺术作品确实存在着距离,观众走进美术馆的频率并不高,沉浸式艺术展览的出现促使人们走进展览一探究竟,哪怕不了解作品的内涵,也乐意开心地去玩一次。也有一些策展人表示,艺术只有和公众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意义;而一些资深艺术家也愿意尝试做一些通俗易懂的作品,由此来拉近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艺术走进大众是一种带有普世价值的理想追求,但以科技作为手段的尝试就目前的艺术创作而言仍旧还停留在外行人做外行事的阶段,艺术家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很完美的驾驭科技并将之运用到艺术的创作中,这仍旧需要一段时间来验证。

责任编辑:徐可芒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