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郑新立:中国金融改革重点应放在扩内需上

2018-10-11 07:19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作者:单秀巧   原创

分享至

中国财富网讯(单秀巧)“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扩大内需上,通过扩大国内需求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主要矛盾在于需求不足。”10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第36期重阳论坛发表演讲时如是指出。

郑新立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由人大重阳提供

郑新立的演讲以“国际经济风云变化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为题。他提出,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主要矛盾在于需求不足。这一主要矛盾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第二,M2增长速度已经低于名义经济增长速度,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民间投资增速低迷,意味着经济增长缺乏后劲、缺乏活力;第四,部分上市公司处于严重亏损、无法经营下去的困境。

郑新立说,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扩大内需上,通过扩大国内需求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差距。

郑新立认为,分析金融供给是否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看经济的货币化率,更要看经济的证券化率。

郑新立建议,中国金融改革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着眼于扩大国内需求。其次,扩大直接融资,恢复股票市场的企业价格发现功能、融资功能和利润(收入)分配功能。实现股票市场的正常功能,需要将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加强对股市的监管、完成资产证券化。通过确保补充资本金机制,降低债务率。还有就是调动民间投资,增强经济活力。

在提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时,郑新立表示不赞成通过收紧银根的方法抑制房价上涨,他认为,中国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房地产市场,通过增加供给,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城乡房地产市场融合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同时,将商品房和保障房结合起来,保障收入较低的困难户住有所居。

郑新立还特别指出,应该激活农村土地资本促进乡村振兴,将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和特色小镇建设结合起来,同时找到资金来源,盘活土地资源。

在国际市场上,郑新立认为应该探索建立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从而迫使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的政府对本国币值稳定负责,保持国际金融的稳定。

责任编辑:储继军
相关推荐
  • 李超:以更大力度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李超:以更大力度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21日在2018年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国际研讨会上表示,证监会将继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以更大的力度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扩大境内外合作。
    2018-09-22 08:14
  • “2018国是论坛”召开 聚焦改革开放再出发

    “2018国是论坛”召开 聚焦改革开放再出发

    9月20日至21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同主办,新华网承办的“2018国是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改革开放再出发”。
    2018-09-22 08:10
  • 改革开放怎么走?吴敬琏、楼继伟、杨伟民这么说

    改革开放怎么走?吴敬琏、楼继伟、杨伟民这么说

    9月16日下午,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暨50人论坛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国内知名经济学家齐聚一堂,以探讨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所需要采取的措施,来纪念50人论坛成立20周年。
    2018-09-17 09:45
  • 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向何方  政企学研建言发展重点

    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向何方 政企学研建言发展重点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于9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在16日的“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取向与策略”分论坛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
    2018-09-16 18:59
  • 蔡昉:减轻企业负担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蔡昉:减轻企业负担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16日上午的“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取向与策略”主题论坛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三大建议。
    2018-09-16 12:38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