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单秀巧)“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扩大内需上,通过扩大国内需求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主要矛盾在于需求不足。”10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第36期重阳论坛发表演讲时如是指出。
郑新立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由人大重阳提供
郑新立的演讲以“国际经济风云变化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为题。他提出,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主要矛盾在于需求不足。这一主要矛盾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第二,M2增长速度已经低于名义经济增长速度,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民间投资增速低迷,意味着经济增长缺乏后劲、缺乏活力;第四,部分上市公司处于严重亏损、无法经营下去的困境。
郑新立说,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扩大内需上,通过扩大国内需求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差距。
郑新立认为,分析金融供给是否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看经济的货币化率,更要看经济的证券化率。
郑新立建议,中国金融改革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着眼于扩大国内需求。其次,扩大直接融资,恢复股票市场的企业价格发现功能、融资功能和利润(收入)分配功能。实现股票市场的正常功能,需要将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加强对股市的监管、完成资产证券化。通过确保补充资本金机制,降低债务率。还有就是调动民间投资,增强经济活力。
在提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时,郑新立表示不赞成通过收紧银根的方法抑制房价上涨,他认为,中国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房地产市场,通过增加供给,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城乡房地产市场融合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同时,将商品房和保障房结合起来,保障收入较低的困难户住有所居。
郑新立还特别指出,应该激活农村土地资本促进乡村振兴,将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和特色小镇建设结合起来,同时找到资金来源,盘活土地资源。
在国际市场上,郑新立认为应该探索建立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从而迫使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的政府对本国币值稳定负责,保持国际金融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