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彭科峰)近年来,华北多地爆发的雾霾,让社会各界意识到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供应模式亟待变革。在近日于四川举办的人工智能引领创新发展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表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能源安全,解决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正在发生革命,“能源电力系统供需的安全优化,实现节能减排,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
管晓宏指出,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而言,电力供应的清洁和绿色化是一大趋势,传统的火电、水电需要和光伏、风力发电进行协调配合。其中,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ES,或者称为能源互联网),能够全面感知环境与能源信息,支持信息流和能源流的双向流动,实现能源系统供需的整体优化控制与决策,是绿色能源革命的基础。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的结构变革,将会加快能源革命的步伐。
管晓宏举例说,智慧城市的能源供应,要建立广域的传感器网络基础设施,同步获取气象、水文、可再生新能源发电以及家居、楼宇、企业与城市能源需求。这其中,管理者需要基于已获取的信息来做预测、控制和决策,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作用必不可少。
管晓宏进一步指出,就目前的技术而言,能源电力的生产基本都是不可存储的,就是说电力系统中产生的电力必须要被使用掉。正因如此,能源电力的储能技术是目前该领域科技发展的前沿。而氢能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被广泛视为21世纪终极常规清洁能源。它具有零污染、零碳排放、可再生循环的特点。“未来,氢能可以成为与电能并重互补的二次能源,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管晓宏说。
管晓宏认为,含氢燃料电池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前景非常看好,它能够脱离电网自主运行,能满足园区、小区等区域的多能源需求,真正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它也容易实现能源电力市场化,加速能源革命。如果氢能未来能够得到广泛利用,那么石油等传统能源的地位将会下降,或许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也将会发生改变。
“当然,含氢能分布式能源系统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加以解决”,管晓宏最后指出,这些挑战包括含氢能供需链的多能互补协调规划、含氢能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分布式能源系统市场设计、博弈分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