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见 >  正文

王勇:金融扶持小微企业贵在“行”而非“形”

2018-09-14 08:08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分享至

有关金融扶持小微企业要不要降低民营银行门槛的争论,并无多大意义。金融扶持小微企业贵在于“行”。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须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如通过贷款减税、贷款贴息、金融机构小微信贷补贴、保险补贴等手段,切实提升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和内在动力。已有银行准备深入解剖小微企业的融资症结,以加强内部考核激励、强化金融科技运用等方式,改善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这样扶持小微企业的力度,值得期待。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难题,多个部委今年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当前对金融扶持小微企业要不要降低民营银行的门槛问题,市场各方争论得很激烈。笔者以为,金融扶持小微企业贵在于“行”而不在于“形”。

“行”,就是指实实在在的行动,而“形”指的各种类型的“装备”比较齐全的金融机构。这些年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了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大行业为主,以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等为补充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格局,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升,从1978年的2.08%增加到2017年的7.95%。当下,我国金融业的特征正如有些专家总结的那样,即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市场高效化和金融体系法制化。金融机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多样性增加,形成了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和外资银行为主要构成的金融体系,尤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在2004年至2016年的12年间,农村信用社、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和外资银行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02%、28.42%、24.36%、19.06%和20.08%。金融市场高效化,一方面表现为财政性存款占比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16.22%下降至2016年的2.34%,而单位存款占比在1978年至2010年间则始终在30%上下波动,在2010年之后则显著上升至5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和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的表现则是在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数量占比呈逐年下降之势,而民营企业占比渐次上升,已由1993年最低值的24%上升到2017年的61%,民营企业资金的高流动性促进了股市有效性的提升。金融体系法制化,主要表现为随着金融监管方面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关于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外汇、利率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高。概而言之,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从“形”上看,种类齐全、体系庞大,完全能适应各类经济实体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

可是,为什么种类这么齐全、体系如此庞大的金融机构体系却仍满足不了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呢?这固然有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弱的原因,也有金融机构无法解决小微金融的风控难题的原因。去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对中国的金融体系稳定评估(FSSA)报告认为,自2011年起,中国金融体系在规模及复杂性上都有巨大变化,金融体系得到迅速壮大,且变得更为复杂,金融资产占GDP比重由263%升至2016年的超过467%。中国银行体系内的增长主要是来自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IMF所说的中国金融体系的复杂性,主要指这几年我国资产管理业务或理财产品大行其道。年理财产品余额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7%升至2016年的39%,扩张速度惊人。这些资产管理业务,产品结构日益复杂,透明度低,所募集的资金基本流向房地产市场及监管部门限制的产能过剩部门及行业。中小银行约一半的资产不再是贷款而是投资组合,且都是以理财产品名义借出。

当下我国民营企业近2500万户,其作用和贡献可用“56789”五个数字来概括,“5”即民营企业对国家税收贡献超过50%,“6”指是民营企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7”是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了70%,“8”是城镇就业超过80%,“9”是民营企业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90%。然而,在另一面,民营企业或小微企业的现状却是短期内利润低、成本高、风险又大。金融天然具有的逐利性特征,对利润低、成本高、风险大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自然就缺少关注。换言之,如果没有扶持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即便金融机构体系再发达、再健全也于事无补。即便民营银行,也未必会真心扶持民营企业。因此,上述市场争论的金融扶持小微企业要不要降低民营银行门槛的问题,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金融扶持小微企业贵在于“行”。

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须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如通过贷款减税、贷款贴息、金融机构小微信贷补贴、保险补贴等手段,切实提升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和内在动力,弥补金融体系的缺失和不足,助推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推动金融服务小微和民营,提高金融普惠性。

财政部、税务总局日前发出了关于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央行行长易纲强调,金融部门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贷款政策、发债政策等金融政策上都一视同仁;采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等“几家抬”的办法,激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畅通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准确把握小微企业平均生命周期短、首次贷款难、风险溢价高的客观规律,构建服务小微企业的商业可持续模式,加强风险防控。这真是非常大的手笔。看报道,各大银行也已行动起来了。在央行和全国工商联日前联合召开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上,工农中建交等14家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与29家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有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工行、民生银行和台州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回应了企业诉求,表示将深入解剖小微企业的融资症结,通过加强内部考核激励、强化金融科技运用等方式,改善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努力创造条件,多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减少抵押担保的中间环节,切实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此外,这些商业银行还提出要做好无还本续贷业务,为小微企业分忧解愁。这样的扶持小微企业力度,值得期待。(作者王勇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研究与诊断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 “几家抬”助力小微 定向降准未完待续

    “几家抬”助力小微 定向降准未完待续

    由于小微企业风险相对较高,金融机构为其服务往往动力不足。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内在动力的关键在于加强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激励和引导银行业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随着前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未...
    2018-09-12 07:49
  • 上市整车企业“增收不增利”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上市整车企业“增收不增利”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23家整车公司整体呈现“增收不增利”的状态,且从财务数据看,这些公司业绩分化明显,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18-09-05 10:39
  • 一年未见动静 广本等30家企业新能源资质有点悬

    一年未见动静 广本等30家企业新能源资质有点悬

    广汽本田、长安标致雪铁龙、长安铃木等30家车企至少一年没有生产新能源车,可能被撤销、注销生产新能源产品的资质。
    2018-09-04 11:07
  • 7200余家挂牌企业上半年净利增逾一成

    7200余家挂牌企业上半年净利增逾一成

    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7287家挂牌企业发布2018年半年报。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两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近13%。业内人士表示,营收和净利同步增长,显示挂牌企业成长性较强。
    2018-08-29 07:47
  • “亚布力指数”:中国企业家对未来发展仍较乐观

    “亚布力指数”:中国企业家对未来发展仍较乐观

    8月26日,《中国企业家发展信心指数调查报告(2018年上半年)》(以下简称调查报告)在亚布力论坛2018夏季高峰会闭幕式上发布。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秘书长张洪涛表示,亚布力指数与央行指数的对比,两条曲线变动趋势基本相同,相比央行指...
    2018-08-27 18:33
  • 一汽富维被纳入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

    一汽富维被纳入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

    一汽富维公告,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决定选取百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余户地方国有骨干企业,在2018-2020年期间实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
    2018-08-18 10:44
  • 868家挂牌企业上半年净利增长

    868家挂牌企业上半年净利增长

    截至8月15日,Choice数据显示,1507家新三板公司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披露比例不及10%。合计实现营收1179.4亿元,同比增长24.77%,实现净利润74.96亿元,同比增长33.04%;868家挂牌企业实现净利同比增长。上半年,在原材料涨价、人工...
    2018-08-17 12:55
  • A股公司并购挂牌企业热情高涨

    A股公司并购挂牌企业热情高涨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新三板市场累计披露收购报告书122次,交易金额合计228.63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上市公司成为收购方“主力军”。
    2018-08-15 08:22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