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见 >  正文

陈鸿斌:劳动分配率成了一个死结

2018-08-21 09:04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分享至

据日本总务省统计,2016年与2000年相比,日本工薪阶层家庭收入实际下降了一成,可支配收入的降幅更大。事实是日企2016年的自有资金比率平均已达40.6%,完全具备了向员工倾斜的条件,但就是按兵不动。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已近30年,个中原因很多,有一个原因非常清楚,即工薪阶层收入水平长期原地踏步,甚至因物价上涨实际上还有所减少。据日本总务省统计,2016年与2000年相比,日本工薪阶层家庭收入实际下降了一成,可支配收入的降幅更大。收入不增反降,当然就无法拉动消费增加。而无法刺激消费,经济复苏也就无从谈起。

如果企业效益低下,没有加薪余地,那自然无话可说。但这两年日本企业总体效益是显著上升的,完全有能力增加员工收入,但就是不见动静,以致只能由安倍首相在今年初的“施政方针演说”中呼吁丰田公司起表率作用,希望能由此推动各企业加薪。丰田公司一举一动对日本企业界的影响举足轻重。实际上安倍此举是在间接表明对日本企业界的不满,否则也不需要如此恳求了。

为了推动企业加薪,日本政府还出台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措施:大企业加薪3%以上,中小企业加薪1.5%以上,这一块增加的开支可通过降低法人税予以补偿。据计算,大企业实际上只需增加0.45%的开支,就可为员工加薪3%。但这样的大好事,企业仍然无动于衷。因为这一优惠税收的享受时间只有3年,过了时限,仍须按原定税率缴纳,在企业看来这当然划不来。

工薪阶层如果长期无法增加收入,且不说积极性会大受影响,对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会更严重。“安倍经济学”出台好几年了,效果极为有限,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无法有效拉动消费。但即便安倍出面呼吁,企业还是不给面子。

日本企业多年来习惯于“年功序列制”,即企业员工按年份加薪,而不论其贡献大小,这是典型的日本式“大锅饭”。每年春季,日本各工会组织也会发起要求加薪的运动,在日本这被称为“春斗”。但这一努力的成果也就是每年有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加薪,增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那些能力突出的员工而言,这样的收入分配制度,显然是难以接受的,于是他们就只能用脚投票:跳槽走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僵化的收入分配制度,已显著制约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不说与发达国家比,就是在东亚,日本企业高层收入水平也已偏低。英国一家人才咨询公司曾对日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特区的1244个行业不同岗位的收入水平做了调查,例如制药行业,日本研发部门负责人年薪约为3000万日元(折合约185万人民币),而在中国香港特区则超过4000万日元。财务主管也同样如此,日本企业高层收入水平仅高于马来西亚,只有英国的一半。这样的人才被猎头公司挖走后,收入成倍增加是很正常的。

据瑞典一家人才咨询公司统计,在全世界57个国家中,日本的起薪排名第20位,年薪约为2.9万美元,名列榜首的瑞士是其2.7倍之多!

目前在泰国工作的筒井康夫,20年前从原企业跳槽,在40岁以前年收入超过了1000万日元(折合约61万人民币),从进入目前这家公司开始缴纳的养老公积金,目前已达到2000万日元。对一个45岁的中年人来说,这样的收入水平在日本是不可能的。

显而易见,日本企业的收入水平虽然具有稳定性,但对各类人才而言,显然缺乏魅力,因为它并非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能力和贡献,而是整齐划一,这已大大挫伤了能力突出的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去年7月华为公司的一则招聘广告在日本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它为本科生开出了40万日元(折合约2.4万人民币)月薪,硕士生则为43万日元,而索尼公司的平均起薪才21万日元(折合约1.3万元人民币),此举在日本引发了强烈反响。

就企业收入分配而言,它的对象就是股东、企业留存和员工这三块,其中有多少流向本企业员工,这就涉及“劳动分配率”。据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调查,除了在发生全球金融危机时日本企业为稳定人心,一度提高了这一比率,而此后则持续走低,从2009年的83.15%一路下滑到2015年的73.74%。而在同一期间,美国和德国企业这一比率基本维持原来水平,美国比日本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以致到2016年日本企业的自有资金比率全国平均已达40.6%,超过了在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各银行给其客户企业提出的40%标准,这一比率清楚表明日本企业完全具备了向员工倾斜的条件,但日本企业就是按兵不动。

另外,为了制止日企日益严重加班现象,杜绝“过劳死”,日本国会正在讨论“工作方式改革”。目前讨论的方案是将每月加班时间控制在60小时以内。如果这一方案通过,则目前日本全国每年12.6万亿日元加班费将减至7.6万亿日元,企业员工收入又将减少一大块。而日本全年消费额也就300万亿日元左右,这一块占1.7%。此举对刺激消费而言,显然又很负面。(作者陈鸿斌系知名日本问题专家)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