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见 >  正文

蔡恩泽:谨防债转股成“僵尸企业”逃废债务防空洞

2018-08-14 15:22 来源 : 证券时报     

分享至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提出,要开展债转优先股试点,鼓励依法合规以优先股方式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探索以试点方式开展非上市非公众股份公司债转优先股。

通过市场化债转股改革,可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于银行,有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提高拨备覆盖率,潜在的投资收益也可能上升;于企业,债务转为资本,降低了负债率,增加了企业营运资金,可轻装前进;于宏观经济,减少了潜在的金融风险,增强了发展动力。

但是,债转股救急不救穷,不是左右口袋倒腾的金融游戏,也不是僵尸企业逃废债务的防空洞。债转股主要聚焦于有潜在价值、只是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而不是让僵尸企业苟延残喘。

新一轮债转股有上万亿元的政策预期,这是企业化解债务危机的难得的机会,是一块庞大的利益蛋糕,许多国企垂涎欲滴,打破头要钻这趟“班车”,“僵尸企业”更是想借债转股“借尸还魂”,必须高度警惕。

鉴于此,原银监会在去年8月7日下发的《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就强调,将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拉入“负面清单”。今年6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的标题改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的正式文件要求不得对有关企业实施债转股,再次对僵尸企业亮红灯。

不过,债转股的对象多为地方国企,债转股的分配权一旦落入地方政府手中,为避免僵尸企业破产带来的社会动荡,减少政府安置下岗工人的社会包袱,僵尸企业很可能在地方政府的关爱中利用债转股获得延续的机会。这样一来,就把僵尸企业的包袱甩给了银行,让银行为僵尸企业埋单。这就有违债转股的初衷,将债转股变成僵尸企业的债务从左口袋倒腾到右口袋的金融游戏。

事实也是如此,眼下僵尸企业“出清”正面临阻力。很多地方政府认为僵尸企业破产不光彩,前任创造的政绩毁在自己手中,是败家子行为,有损地方的面子并影响政绩的提升。而且地方政府还承载着保就业和保GDP的双重压力,因此有时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拯救奄奄一息的企业,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已经是僵尸企业的破产。而债转股成了挽救僵尸企业的救命稻草。

行政化“出清”僵尸企业,通常只是表面文章,玩玩文字游戏而已。只有市场化“出清”,用市场手段对企业形成倒逼机制,才能让僵尸企业失去保护伞。而产能落后、基本面极差的僵尸企业如果得以再次趁此次债转股之机借尸还魂,则无疑是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严重扭曲,也是对投资者的极大误导。

始于1999年的上一轮债转股,信达、东方、长城、华融等4家资产管理公司对口集中管理和处置从建行、中行、农行和工行4家国有银行剥离出来的共计1.4万亿元金融不良资产,并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化解金融风险,成效是显著的。但行政化色彩也很浓,很多债转股是政府出面“拉郎配”。

“前度刘郎又重来”,债转股之所以又重演,无疑与当前中央要求“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顶层设计有关,与下半年中国经济如何延续稳中向好态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为了充分发挥债转股的功能,促进资本市场有序流动,促进国企纾困解难,策应供给侧改革,必须谨慎操作。

此轮债转股不能再沿袭上一轮的老路,要走市场化道路,也就是让市场进行债转股的资源配置。值得庆幸的是,此次债转股将探索利用市场化的办法推进债转股。这预示着此轮债转股制度设计上或将有望出现一些较为积极的新的变化。

值得欣慰的是,五部委的红头文件指明,此轮债转股不是呼啦一下子大面积、大规模全面铺开,而是先试点再推开,绝不让僵尸企业趁机“溜号”,混入债转股中浑水摸鱼。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 德尔转债、博世转债8月14日上市

    德尔转债、博世转债8月14日上市

    德尔股份(300473)8月12日晚间公告,德尔转债(123011)将于2018年8月14日上市。博世科(300422)8月12日晚间公告称,博世转债(123010)将于2018年8月14日上市。
    2018-08-12 16:36
  • 可交换债换股“止损” 兴全基金被动举牌金龙机电

    可交换债换股“止损” 兴全基金被动举牌金龙机电

    兴全基金披露,公司旗下的资产管理计划持有金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本次权益变动是为维护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人权益,而对委托财产进行投资管理。本次权益变动后,信息披露义务人(兴全基金)旗下资产管理计...
    2018-08-09 08:42
  • 中国中铁债转股迈出实质性一步 116亿收购四家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

    中国中铁债转股迈出实质性一步 116亿收购四家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标的资产预估值总计为116.54亿元,中国中铁将向中国国新等9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总数为16.96亿股。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的控制权未发生变化,控股股东仍为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根...
    2018-08-07 10:10
  • 股债现“跷跷板” 债市情绪回暖

    股债现“跷跷板” 债市情绪回暖

    7月26日,国债期货市场延续强势震荡,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涨0.07%;现货市场表现更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4BP。分析人士指出,近日利率债收益率下行的幅度和速度均超预期,市场存在止跌反弹需求,尤其是资金面延续宽松、A股...
    2018-07-27 08:35
  • 基金二季度转债持仓小幅回落 积极布局大金融

    基金二季度转债持仓小幅回落 积极布局大金融

    近期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显示,二季度基金持有可转债规模小幅下滑,持仓占比也呈现走弱趋势。不过二级债基仍坚定选择增持可转债。经历了6月份的“股债双杀”后,可转债基金二季度净值整体走弱。但基金二季报显示,布局左侧仍是众多基金较为...
    2018-07-27 08:17
  • 利率债转弱 一级招标结果分化

    利率债转弱 一级招标结果分化

    近期利率债一二级市场行情不同程度转弱。24日,国家开发银行招标发行的3只固息金融债表现分化,标杆10年期品种发行收益率偏高。市场人士指出,宏观政策调整缓解信用紧缩担忧,风险偏好提升于利率债影响偏负面,加之三季度是利率债发行...
    2018-07-25 08:27
  • 信用风险缓和拐点渐明 股债运行料现转机

    信用风险缓和拐点渐明 股债运行料现转机

    对于消息面、政策面最新形势,券商、私募等机构普遍认为,信用风险阶段性拐点大概率出现,短期信用债市场震荡转强势头大体确立。从提振市场信心、风险偏好,以及流动性支撑等角度而言,“久旱逢甘霖”的将不仅仅是信用债市场,A股运行环境...
    2018-07-24 08:03
  • 欧洲股基债基双双“失血” 新兴市场前景现分歧

    欧洲股基债基双双“失血” 新兴市场前景现分歧

    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最新发布的周度报告显示,在截至7月18日当周,该机构追踪的全球债券型基金吸引到50亿美元资金净流入,全球股票型基金则遭遇9000万美元资金赎回,全球货币市场基金流出超过140亿美元。分地区而言,上周全球资金继...
    2018-07-23 14:41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