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正文

13年汇改红利:企业换汇居民出国更方便了

2018-08-06 07:39 来源 : 证券日报        作者:傅苏颖

分享至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汇非常短缺,美元可以说是一元难求,甚至连当时老百姓的外汇汇款都被看成重要的外汇来源。”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近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当时,由于国家外汇稀缺,为了鼓励外汇流入,国家除了用人民币等值兑换老百姓手中的外汇之外,还会额外给一定数量的外汇券。这种外汇券相当于优惠券,持有它,可以去特定的商店购买进口商品。这在当时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

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城乡居民都可以持有外汇,无论是出国留学、旅游都可以方便地兑换外汇,可谓今非昔比。同时,国内到处都可以买到进口商品,外汇券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是想都不能想的事情。”连平感叹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汇改的步伐也从未停歇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始于2005年,“中间价”和“波动幅度”是中国特色的汇率形成机制的两大组成部分。2005年汇改结束了人民币长达10年的“固定汇率体制”。从那时起,人民币汇率总体上经历了“对美元单边升值”和“开启双向波动之旅”两个阶段。

2015年8月11日,央行启动新一轮汇改,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相对稳定,双向波动的特征更加明显。

“汇率变动对一个国家的房市、股市、债市都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汇率是我买卖股票的一个重要参考变量。”一位有着18年股市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市场价格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我国有管理的汇率形成机制,对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和防止汇率风险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确保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8·11汇改后汇率趋于稳定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提升,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那时起,央行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结售汇相关规则。中间价形成机制从参考市场汇率到2015年年底增加CFETS一篮子货币指数,再到2016年年底进一步扩充一篮子货币种类,再到2017年5月底引入逆周期因子,最终形成“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逆周期调节因子”的新机制。

业内人士表示,8·11汇改后,当外汇市场面临较为严重的非理性行为时,央行及时运用包括外汇风险准备金和逆周期因子在内的政策组合拳,打破了人民币对美元单边贬值预期,防止人民币进一步偏离合理水平。

而自去年9月份以来,央行又相继取消了汇率风险准备金,将逆周期因子调为中性。业内人士认为,将央行逆周期因子调为中性,是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已基本成熟的一个标志。

“基本稳定是近两年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特点。”连平表示,整体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在1:6-1:7之间,区间波动幅度在10%上下。从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来看,人民币处于相对稳定态势,这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总体来看,对一个开放度比较高的国家来说,汇率不要出现趋势性的贬值,也不要出现趋势性的升值,能够在一个合理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保持相对稳定,这也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所追求的目标。”连平表示。


责任编辑:梁肖廷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