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品 >  正文

跨越世纪的对话——吴冠中与周韶华艺术作品比较鉴赏暨新书发布会

2018-08-06 17:47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作者:王宁   原创

分享至

周韶华 楚天听雨 68cm×136cm 纸本水墨

2018年8月5日,由贾廷峰、黄诚忠、刘光霞联合策划的“吴冠中与周韶华——艺术作品比较鉴赏暨新书发布会”在北京798艺术区太和艺术空间隆重开幕,展览汇集了二位先生共50件作品,其中周韶华先生的20件限量签名版画为全球首次面世,此外开幕式现场同期发布了由黄诚忠先生编著的同名大型画册。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周韶华先生的签名售书作为序曲,编著者黄诚忠为大家介绍成书初衷,虽然正值炎炎酷暑但现场观众依然摩肩擦踵,人山人海,反响热烈。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参展艺术家周韶华,本书作者黄诚忠,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副主任谢宇波、研究员吴强,北京市政协常委赵亚洲,文汇报美术主编曹家骧,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延风,中国戏剧学院教授杜鹏,周韶华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吴军和、市场总监刘光霞,威海周韶华艺友会会长黄军,武汉周韶华艺友会会长鲁久平,中国美术家学会办公室主任章云,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主编严长元,雅昌艺术网总编辑谢慕,潍坊画报运营总监郭彰,中国画廊报运营总编苏醒,北京蜂窝科技总裁郭军亮,著名学者曹星源,收藏家刘平、陈伟、张传文、庄锡忠,当代艺术家黑鬼、杨僖宏、刘新祥、高波、张大力、王犁犁。

艺术家周韶华开幕致辞

限量版画全球首发  
       回望20世纪中国美术史,吴冠中与周韶华两位先生以其在中国画之现代革新历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成为后学者不可回避的两座高峰。时至今日,吴冠中之“绘画的形式美”“笔墨等于零”,周韶华之“全方位关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仍然如大道洪钟,在当下中国画的集体创作实践中振聋发聩,为中国画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具有指向性的探索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论。  
 

策展人贾廷峰接受媒体采访

       吴冠中与周韶华作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界的肱骨巨擘,虽各踞南北,两位先生的艺术创作风格有着各自鲜明的差异化样貌,然而思想上的高点却呈现出一种灵犀的共通——感于彼时中国画革新的晦暗未明,力图穷其一生之探索,去破开迷雾,找到一条融合时代血液的新国画之路,知其维艰,吾亦往矣。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延风接受媒体采访

       太和艺术空间将两位大师并置齐观,进行作品比较鉴赏,寄希望于此展一窥二者艺术的深度与广度,为后学者提供略有裨益的参照,从中得获指向性的探索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论。  
 

本书编著者黄诚忠接受媒体采访

       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在结束记者采访时说道,“此次展览不止是对两位艺坛大家作品间的对话和碰撞,更是对他们艺术探索精神以及革新精神的再现,这对于当下的中国艺术,尤其是年轻一辈艺术家而言,有着更为重大的启示作用。仅此一点,就值得我辈去学习。同时,周老版画作品的首次问世也是对艺术收藏者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入手机会,这批作品的收藏价值必定会在将来被市场所验证。”此外,贾廷峰评价两位大师后着重提到,“我最为敬服的是二位老人独立的精神意志,面对整个时代的质疑逆流而上的勇气,遭遇各种常人不可想象的苦难仍能永葆对艺术真理的追求,这种意志,是当下浮躁社会亟需吸纳的养分,这样的意志,如种子,如星火,可参天可燎原,珍视这种意志,中国艺术的未来才会有希望。”

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先生回忆恩师:北吴与南周——英雄相惜,互为勉励,“探险者的脚印永远吸引着我,宁可粉身碎骨,走自己的路,绝不做人云亦云的绿叶,我仰视您这样的勇士(周韶华),祝您插红旗于雪峰”,吴冠中及周韶华二位老师,在许多艺术问题的看法上英雄所见略同,一南一北,奠定了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基石。

贾廷峰与刘巨德观看展览

       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年已九十的周韶华先生在开幕式上亦是感慨良多,他视吴冠中先生为兄长,因地域之远,难以面见,与兄长之交,多为书信往来。严酷的岁月里,每当自己黯淡沉郁,兄长的信即是鞭策,抚慰并支撑其捱过难关,今日之展览,一为思念,二为致敬。

吴冠中 滨海楼红 56x76cm 纸本水墨

“北吴南周”作品 跨越地域世纪对话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延风对吴冠中和周韶华的艺术颇有研究曾写过多篇研究性文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到,“吴冠中无愧是美术界思想解放的先锋、现代艺术的前驱。吴冠中认为,形式不是肉,内容不是骨,它们的关系不是肉附着在骨上的从主关系,他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骨髓’。在骨髓里,血和骨紧密结合,不分彼此。无血则骨枯,无骨则血散。造型是骨,是作品之架构,意境与思想是血脉,是作品之内涵。为了反对形式从属内容的僵化观念,吴冠中针锋相对,提出形式有独立性,艺术存在的条件是形式美,艺术家不搞形式美是不务正业。如果没有他这个开路先锋,我国美术界还将在混乱中徘徊多时。吴冠中决心做美的探寻者。他自诩为越深山穿林海的猎人,瞪着明亮的双眼,竖着机警的双耳,搜寻隐藏着的美景。”

周韶华与刘巨德

        吴冠中在北京呐喊,周韶华在南方呼应。对于吴冠中的理论破冰之举,周韶华完全赞同,坚决支持。周韶华关注的重点在山水画艺术。有着悠久历史的造型语言法则和一套完整理论体系的国画艺术,对形式内容关系早有一套自己的处理方法,不能简单套用吴冠中的理论。周韶华认为阻碍传统艺术发展的症结在艺术的僵化和老化。悠久的历史、系统的理论和独具一格的造型语言造就了国画艺术的极高成就,也束缚了艺术前进的步伐和自我更新能力。百年来,许多革新者试图医治国画艺术的老年病,让艺术返老还童,脱胎换骨。周韶华决心跳出前辈的巢臼,以现代人的眼光和胸怀,站在时代的高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这个世纪难题。

吴冠中 丁香 56x76cm 纸本水墨

        仅从地域而言,吴冠中和周韶华并称“北吴与南周”,但就艺术风格而言,二者恰恰相反,应为“北周与南吴”才对。但面对艺术,我们要记得的是,这两位老人带给时代的共同之处:独立不羁、立排他议的全新艺术创造,这种精神才是这个民族最珍贵的,已超越地域界限。

吴冠中 秋声赋 117x60cm 纸本水墨

        本书编著者黄诚忠在谈及书籍出版的初衷时说道,“两位老先生对艺术革新的不断追索是大家所熟知的,不论是吴老的‘风筝不断线’‘笔墨等于零’,还是周老的‘全方位关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至今都在影响着国内艺坛,除此之外,两位先生的艺术创作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但在过往的研究中,鲜有系统性的梳理和对照,尤其是将作品并置于一起时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我编撰此书的一个重要初衷。在书里,我从两位先生的艺术创作、艺术理论、个人经历、年表等7个部分,辅以大量的作品、珍贵的老照片以及往来书信等文献资料,系统详尽的分析和对照,力求客观全面的再现两位先生的艺术生涯。”

周韶华 半坡清辉 68cm×68cm 纸本水墨

周韶华先生签售新书


周韶华先生签售新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的举办同时也是为了配合《吴冠中与周韶华-艺术作品比较鉴赏》新书发布,此书由黄诚忠先生历时两年又六个月成书,从时代背景、生命轨迹、艺术创作、美术文论等方面对“北吴(吴冠中)与南周(周韶华)”进行纵深比较,全书采集图片270件,撰写原创鉴赏评论近10万字,首次大规模系统化地将两位先生的艺术成就梳理、对照、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条能够切身走进艺术家的通道。此书的问世,拓荒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中的一处重要空白,于整个美育界而言,亦为幸事。

展览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展期将持续至2018年8月20日。网易、新浪、搜狐、腾讯、爱奇艺、优酷、凤凰网、中华网、中国网、中国艺术现场、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在艺app、人民日报、今日头条、人民网、艺术中国网、京华时报、中国美术报、北京商报、收藏投资导刊、亚洲艺术等数十家媒体全程现场报道。

作品赏析:

吴冠中 狮子林 140x70cm 纸本水墨

吴冠中 雨花江 56x76cm 纸本水墨

吴冠中 紫藤 180x90cm 纸本水墨

周韶华 边山垂红云 68cmx70cm 纸本水墨

周韶华 天风吟68cm×136cm 纸本水墨

周韶华 天涯万里远征人 68cm×68cm 纸本水墨

周韶华 西天风云 68cm×68cm 纸本水墨

周韶华 野花颂 68cm×68cm 纸本水墨

责任编辑:王宁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