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富 >  正文

资本涌入互联网医疗行业 政策扶持下未来怎么走?

2018-08-06 11:13 来源 : 证券时报     

分享至

互联网医疗并非新鲜事物,但过去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大多局限于信息提供、用户挂号、轻问诊等内容。由于无法沉淀线下,真正激活医院、医生等资源,许多投资人曾一度将这个领域视为“烧钱不赚钱”的行业。

事实上,行业在过去两年也经历了一个清洗期。由于线上流量资源瓜分基本结束,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注销的移动医疗公司高达1000家,目前幸存下来的不超过50家。

直到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整个行业终于迎来春天。

资本回归互联网医疗行业

行业的回春,从资本的表现可见一斑。

据统计,2018年1至5月,国内基层医疗领域融资火热,同比增长57%,融资金额超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在这期间,平安好医生在香港成功上市,催生互联网医疗第一股。而包括微医、健康160等企业,也都传出将在香港谋求上市。

错过互联网医疗第一股的微医,在上市前的Pre-IPO轮融资中获得5亿美元融资,也是行业近两年来少见的超大额融资。

7月31日,医联宣布获得10亿元D轮融资,由中投中财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电健康产业基金以及华兴新经济基金等跟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按照目前行业推测的估值,医联成功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

8月1日,七乐康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由高特佳投资领投。虽然没有透露具体数额,但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互联网医疗综合性企业,涵盖了互联网医院、移动医疗、医药电商、连锁药店四大核心板块。在获得融资后,公司也宣布将推进品牌、产品以及服务等一系列工作的升级迭代,不断拓宽互联网+大健康服务边界。

业内人士指出,过去一段时间,互联网医疗市场处于大量获取流量和用户阶段,大多初创企业都在疯狂烧钱,这就导致了企业业务线繁杂的情况下,却迟迟难以盈利。即便是已经在港股上市的平安好医生,在上市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是注册用户数量已经不下2亿人次,市场用户规模位列榜首。

资本这一次的“回马枪”,在业内人士看来,跟政策直接相关。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支撑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

在意见出台后,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表示,政策提到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具有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值得高兴。更有行业内的企业创始人直言“所有的坚持都能有回应,互联网+医疗迎来了空前的机会”。

根据速途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只有2亿,三年后涨至67.1亿元,到2016年更是暴涨到223亿元。其预计,到2020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亿元,且在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下,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发展将越来越快。

注重线上与线下结合

政策的春天到了,企业应当如何把握住?对于能在“乌烟瘴气”的烧钱阶段生存下来的企业,自然都有自己的“绝招”。

以刚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的医联为例,其创业开始就没有把重心放在C(用户)端。在医联CEO王仕锐看来,尽管做C端会在数据层面更好看,但中国其实不缺患者,而是缺好的医生和药品。在经过四年时间的发展,医联不但构筑了集学术、执业、社交、游戏化的专业实名医生平台,并且率先搭建起以患者为中心,覆盖疾病筛查、医生教育、诊疗服务、药品配送、金融保险服务、患者管理服务的整体生态闭环。

春雨医生新任CEO张琨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春雨不再“颠覆医疗”,而是“拥抱医疗”,将为医疗服务提供方赋能,赋予互联网服务的能力,成为更优质医疗体验的组成部分。根据其设想,春雨医生要立志成为“以创新模式真正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机构”。

而已经宣布盈利的微医则致力于将三医联动的医改逻辑融入公司的战略布局,并且继续深入布局保险领域。过去的2017年,乌镇互联网医院的成立、国内首个专注智能医疗的云平台微医云发布以及全国首个“互联网健康险平台”,都构成了微医的竞争壁垒。微医创始人兼CEO廖杰远曾表示,医疗是线上+线下的,85%是靠线下完成,如果不能形成全科+专科、线上+线下的综合服务体系,都是自己骗自己。

不可置否,诸多行业内的明星企业都正在往线下发力。高特佳投资研究部业务合伙人张鹏表示,互联网+医疗业务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各项业务发展的前提一定是围绕医疗健康本质。

在他看来,未来的互联网医疗市场将是一个全面竞争的概念,所谓的互联网医疗巨头最终都要做闭环型的医疗服务体系:即线上有服务、线下有诊所或医院,再加上商业保险和其他形式。更何况,截至目前,行业并未出现真正的巨头,这意味着所有玩家想要继续生存下去,都不得不往这条道路去靠近。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意见的出台,对于行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但同时也提高了行业的门槛。

其认为,在监管原则上,意见提出,“谁提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谁就必须要负责任”。互联网医院是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依托,责任主体就是医疗机构本身。监管按照属地化管理,实行线上线下统一监管。此外还特别强调第三方平台的责任,它们应该确保提供服务的人员资质符合有关规定,并且对其所提供的服务承担责任。对于行业内的企业而言,未来依旧挑战重重,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郭俊
相关推荐
  • 资本吃紧 中小银行再临补血难题

    资本吃紧 中小银行再临补血难题

    近日,各银行正尝试多种途径进行融资。分析人士表示,严监管下业务回表给银行带来资本补充压力。一些自身利润增长放缓银行的资本也难以及时补充。银行可通过发展轻资本的零售、中间业务收入等提升自身盈利水平。同时,融资工具有待进一...
    2018-08-06 07:47
  • 人民日报:资本市场稳健运行基础不断巩固

    人民日报:资本市场稳健运行基础不断巩固

    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从严监管坚持不懈,市场运行呈现出一些新亮点、新特征。
    2018-08-02 08:03
  • 产业资本频频增持 市场传来积极信号

    产业资本频频增持 市场传来积极信号

    分析人士表示,一般在较为低迷的股票市场环境当中,产业资本的增持和股票回购往往被视为市场拐点的领先指标以及安全边际的保障。
    2018-07-27 08:34
  • A股底部区域隐现 产业资本博弈加剧

    A股底部区域隐现 产业资本博弈加剧

    近期,随着A股持续震荡调整,产业资本进退博弈加剧。一方面,不少上市公司开启大规模回购。另一方面,不少上市公司实控人迫于资金周转等压力寻求股权转让,公司相对低估值引起不少外部投资者关注。
    2018-07-19 07:54
  • 桥水等外资机构加速布局中国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桥水等外资机构加速布局中国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消息显示,全球知名对冲基金桥水已经完成备案登记,正式成为境内私募管理人。根据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的相关规定,6个月内桥水基金就将在国内正式发行私募产品。除了桥水基金,另一家外资资产管理机构元盛...
    2018-07-10 11:38
  • 孙国峰:控制金融风险需约束资本

    孙国峰:控制金融风险需约束资本

    7月8日,第三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在会上指出,在银行通过影子银行等方式逃避监管以及监管失效的情况下,一旦房价等资产价格开始下跌,或者经济进入过热状...
    2018-07-09 08:06
  • 沪江冲刺港股教育平台第一股 皖新传媒有望分享资本盛宴

    沪江冲刺港股教育平台第一股 皖新传媒有望分享资本盛宴

    作为扎根上海的创新型经济平台,沪江定位为教育科技公司,运营着综合性的互联网教育平台。目前,沪江的主要业务包含自有品牌课程业务沪江网校和CCtalk平台业务两部分。网校是沪江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CCtalk平台业务增速迅猛。
    2018-07-04 09:11
  • 域秀资本董事长冯刚:当前对A股市场已不必悲观

    域秀资本董事长冯刚:当前对A股市场已不必悲观

    在近期A股市场持续表现疲弱、部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预期较为悲观的背景下,冯刚接受了中国证券报专访,分享了他对于当前A股市场的独到观点。整体来看,虽然前期A股在持续走弱的过程中受到不少利空因素的压制,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
    2018-07-03 07:54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