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正文

吴剑飞:风控为本 价值为体 策略为用

2018-07-30 11:13 来源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张焕昀

分享至

在第十五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颁奖典礼上,民生加银基金再次斩获4项金牛大奖,而这也使得民生加银的金牛奖杯数量增加到了13座。

荣誉加身的背后,是民生加银基金近年来的华丽蝶变。2011年,吴剑飞刚刚加入民生加银基金时,公司整体规模仅有20亿元,而截至2018年6月26日,这个数字已经超过1800亿元。公司整体经营也扭亏为盈,步步攀升。在人员上,则由最开始的三四十人,到如今接近二百人,可谓兵强马壮。

值得一提的是,吴剑飞是全市场为数极少担任总经理,但仍然同时亲自管理基金的人之一。

吴剑飞执掌的民生加银景气行业混合基金于2011年发行。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24日,该基金成立以来回报高达147.60%,近三年回报率达30.52%,长期业绩稳健而出色。不仅如此,6年多来,该产品每个完整年度都取得正收益。据统计,目前全市场上存续6年且每年都能保持正收益的基金仅有3只。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跌12.14%,而该基金逆势上涨了4.30%。

面对这样的成绩,吴剑飞始终保持着谦逊与低调,他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核心原因无非是两点:首先是投资业绩,为客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其次,就是认真做好风险控制,坚守“风控第一”的原则。

破局“投资者困境”

做好风控,同时又为投资者赚取实际收益,对于很多资管公司而言,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在A股市场中,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其感受都是赚钱不易。以上交所2016年年鉴数据为例,自然人投资者以60%的持仓占比、88%的交易占比,亏掉了市场中69%的钱。与此同时,“追涨杀跌”的特性,也使得散户在配置基金时,面临不佳的投资体验。同样,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基金,从历史业绩数据来看,也存在不确定性,而私募基金近年来年均清盘率甚至超过30%。长此以往,各类因素叠加,A股的“投资者困境”似乎愈演愈烈。

面对这样的情况,吴剑飞认为,首先需要认清股票市场的本质。

“首先是理论体系的不完备,这存在于全球资本市场。”吴剑飞总结说。有两个例子可以佐证,第一是对于投资组合的不同理念:在传统金融学上,强调马柯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核心在于组合化管理,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即“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而另一种声音则强调在能力圈内做投资,长期投资,集中持股,巴菲特就是其中的典型。

具体到操作层面,差异仍然存在,有人选择尊重市场,倾向于“顺势而为”;也有人钟情“逆向思考”,逆市操作,即著名的“贪婪恐惧论”。这两种方式都有诸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对此,吴剑飞表示,理论体系的不完备,无论在东西方市场都存在,而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则面临不小的挑战。

第二“是投资市场对象的欠缺。”吴剑飞表示,与国外很多全球配置的投资产品不同,国内的公募基金大多数时候优先投资于A股。

类比美国市场的情况来看,高科技、互联网等高成长企业占据龙头地位,而A股市场中占比重较高的多为传统周期行业,例如金融地产、石油石化等占据大部分市值,这就导致A股经常出现波动性大、周期性强的特征。由此,在A股做大规模、长期投资的难度很大。

与此同时,无论是与发达国家市场还是其他新兴市场相比,A股市场估值经常性的高估现象也不容忽视。

这其中的原因,吴剑飞认为或许在于结构与制度上的不完善。首先是过去A股的退市机制不健全,导致一度壳价值虚高。从市场交易制度层面来看,A股实行涨跌停制度,缺乏有效的做空机制,这对估值的准确定价也有一定影响。

其次,与欧美市场相比,A股的投资主体尚不完全成熟,散户占比过高的问题仍然存在,散户交易也相对频繁,占据了全市场接近80%的交易量。而同时,机构仍存在散户化行为,即使是公募基金,部分产品也经常表现出“追涨杀跌”的特征。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