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券商 >  正文

平安证券总经理兼CEO何之江:证券业利润增速放缓 平安力争列前茅

2018-07-16 08:09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作者:杜雅文 王蕊

分享至

“我们的梦想不止前十,每年都会往前跑。”何之江强调,平安证券只要找准定位埋头向前,未来公司大多数业务板块的指标都应该名列前茅。6月份,原平安银行副行长何之江,获监管部门核准,出任平安证券总经理兼CEO一职。

近日,何之江履新后首次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证券行业将步入利润增速放缓的阶段,但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转型期。证券公司应坚决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夯实基础,严控风险,合规经营。平安证券将对业务板块进行功能及能力重构,补足短板,依托集团优势,以科技赋能以及专业聚焦来实现有品质的持续增长。

推动业务板块功能重构

中国证券报:如何继续推动平安证券战略转型?

何之江:近一年多来,国际国内经济状况以及监管环境都出现了变化。为此,在原有战略下,我们把业务框架进行了一些细化调整。这种调整可理解为战略升级。除券商传统的投行、交易、经纪、资管四大业务板块外,今年上半年我们把投研以及销售各自划分为一个新的板块,并进行了功能化的重构。

从逻辑上看,投研应该放在最先的位置,因为它要为其他业务板块提供支持。目前,大部分证券公司的投研服务集中在卖方市场,而卖方最看重的是个体价值判断。证券公司本质是中介机构,不仅服务投资人,也服务融资人。基于此,我们的投研板块在功能上增加了买方研究,主要服务内部业务板块以及提升获客品质。

另一个重构是把分散的机构销售模块整合起来,集中统一管理,构建机构销售平台,从而改变过去不同产品销售渠道各自分散独立的状况,使机构客户能通过一个渠道获取所有产品,不仅提高效率,也提升了客户体验。

中国证券报:在行业内,平安证券的业务结构别具特色。2013年以前,平安证券经纪业务与投行业务在收入占比上基本是三比七,资管业务所占份额一直很小。对未来几个业务板块的收入占比有何规划?

何之江:未来在平安证券利润构成中,预计经纪业务占比30%,投行业务占比30%,资管业务占比20%,FICC业务占比20%。

我认为,未来公司利润来源很重要的一个板块是零售渠道,即现在狭义上的经纪业务。我之所以把它称为零售渠道,是因为我们在做转型,未来经纪业务除传统交易服务业务外,还应涵盖财富管理业务。另外两个利润主要来源是资管和投行。这三个板块都属于轻资产业务。经纪业务的销售功能很重要,是功能性服务,它既带动投行,也带动资管业务。此外,目前收入占比中地位显著的还有自营业务,但未来随着其他板块收入的不断提升,自营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小。

中国证券报:证券公司的重资本模式日益明显,对行业的重资本趋势如何看待?

何之江:目前,我们已经在思考战略路径,当务之急是先苦练内功,强化自己的核心能力。证券公司理论上是中介机构,是一个轻资产行业,但从整个行业看目前并不是这样,未来一定会走轻资本道路。所以,我们的战略是要加大轻质业务收入,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和收益率。

互联网业务线上线下融合

中国证券报:平安证券近年来营业部数量未有大的增加。自2015年,公司借助互联网实现经纪业务飞跃。到2017年底,平安证券的APP活跃数突破350万,行业排名第二。你上任后会进一步强化“互联网券商”战略吗?

何之江:对“互联网券商”这一说法,我认为更准确的表述应是线上获客,线下经营。我们强调的是线上线下两手抓的融合发展。零售和智能化服务是平安的基因,平安证券骨子里就思考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去服务好我们每个客户。从门店、获客到经营客户,我们都会融入智能化战略,把服务升级到智能化。今年,平安证券规划新开设15个轻型营业部,线下门店我们将实施智能化小门店模式。一方面,将继续保持公司在线上获客的优势,不断改造获客流程和效率;另一方面,更要加大线下经营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从行业看,经纪业务目前的现状是过度依赖交易佣金。平安证券经纪业务未来收入应包括两方面,即交易服务和财富管理,且财富管理收入应超过交易服务收入。目前,平安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可能70%来自交易佣金,30%来自财富管理服务。在保持现有交易服务收入不下滑的前提下,希望通过两年时间,使财富管理收入超过佣金收入。最终经纪业务贡献的利润能稳定在公司总利润的三分之一左右。

中国证券报:当前券商“触网”已成潮流,但并未有清晰的业务模式。你认为经纪业务应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平安集团体系内的子公司,也在做财富管理,平安证券应如何协调?

何之江:唯有创造价值,客户才追随你。

首先,平安证券会通过智能手段将线下经营能力线上化。各网点投顾和财富管理专家可以在线上解答客户问题,营造现场体验的即视感。这样,一方面可以统筹专家资源,提升服务效率;另一方面保证了服务质量。在深圳等重点区域网点,会安排专家值守,营业部轻型化并不代表品质下降。

其次,我们销售板块的变革主要是依托大数据梳理客户画像。平安证券现有约1300万客户,通过交易行为等可以归纳出客户基本特征,使客户和产品的匹配度更精确,这能降低获客成本提升获客效率,并为做好财富管理打下基础。

再次,相比银行,券商的竞争优势毫无疑问体现在提升客户权益类投资体验。平安证券现在有很多AI智能化应用,每个投资人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模拟检验自己的组合,不断调整以实现最佳策略配置方案。哪怕是非平安证券客户,也可以通过智能体系诊断股票,为客户制定科学的资产配置方案。

关于和集团其他子公司的关系,我们有可能面对的是同一个客户,但财富管理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银行主打是“固收+”,证券则为“权益+”,这就在平安集团内部形成了互补,核心是将服务体系和产品体系有机融合,共同服务好客户需求。

证券业扩大开放将实现双赢

中国证券报:从规模总量来看,证券行业近几年在金融板块的比重不增反减。如何判断未来经济形势和监管形势对证券行业的影响?

何之江:虽然从规模总量来看,证券行业的比重未有大的增长,但其服务功能越来越强大。我们判断,规模缩减主要基于目前A股市场的阶段性调整,但债券发行量很大,回归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比重还会进一步加强。

不论是降杠杆,还是压缩表外非标资产,其实质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推动金融产品直接准确披露、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国际化进程。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不可能悬崖式下降,预计现有状况会持续一段时间。在降杠杆的大背景下,证券行业还会维持盈利状况,但收入同比增速会放缓,收入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平安证券的应对之策是:调整结构,补足短板。比如经纪业务,交易佣金下滑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我们可以通过精准获客、改善获客成本、推动财富管理业务等方式,保持经纪板块利润持续上升。在投行板块,则可以进行结构改造,加大债券、ABS板块的投入,做好重组并购再融资业务,服务能力多元化,避免投行收入大起大落。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证券行业的对外开放?

何之江:对外开放会是双赢的局面。国外有先进经验,我们有本土优势,都有生存空间,未来将是互相促进关系。中国的直接融资较国外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平安证券的应对之策就是沉下心来,依据长远规划,找到准确定位做好基础建设,然后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现在定具体目标,容易迷失方向。行业排名要看维度,如果从资本的绝对指标上看,平安证券名列前茅会比较难,但有很多指标我们的排名会更靠前。我相信未来平安证券只要坚持专业化服务客户,我们的大多数业务的排名指标都应该进前十,甚至更靠前。这样,综合排名自然每年都会上升。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的梦想不止是跻身前十。

中国证券报:平安证券要实现弯道超车,主要的抓手会在哪里?

何之江: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公司很难有无比独特的优势。我想平安证券在行业内有两点优势会比较突出:一是深入平安基因的科技赋能,二是基于集团优势的专业聚焦。

平安未来会继续注重在科技领域的投入,科技已经成为平安集团的基因。集团的一些技术成果可与我们分享,每年平安证券在科技的投入也在行业排名前列。

第二个特色是专业化战略聚焦,即在战略上要有取有舍。2016年年报中,平安证券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国最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而非全功能。我们会做一些差异化的聚焦,比如自营业务做强固收,投行业务获客向优势行业聚焦等。

以投行业务为例,我们会采用行业组模式,主要集中聚焦医疗健康、科技信息、汽车、新能源等行业。这也与平安集团的优势行业相匹配。特别是未来很多新经济企业会产生在科技和生物两个行业,这也是我们擅长以及重点布防的行业。此外,平安证券还正在把投行业务中的承揽、承做、承销进行专业化分工。战略聚焦的目的是品质和专业度,只有聚焦集中才能专业化。所以,把这三个环节有效分离和结合,而不是一肩挑。这样的转型会“痛”,但是长久来看,团队品质决定公司品质。

责任编辑:梁肖廷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