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品 >  正文

谢晓冬:艺术产业的丰富将带动消费大时代的来临

2018-07-12 11:27 来源 : 收藏投资导刊     

分享至

谢晓冬——在艺APP创始人

在艺APP创始人谢晓冬原是拍卖公司出身,在他看来,拍卖是艺术产业链中最高端的部分,是少数人参与的生意,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人人参与的事情,他说:“即便艺博会如火如荼,也不可能做到人人都收藏艺术品。艺术品的客单价比较高,艺术市场也始终是一个小众市场,达芬奇的《救世主》可以拍到近30亿人民币,我们用这个价格可以买到几千万张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所以他认为,如今人们谈到的大众艺术品消费,是把艺术品的概念放大化了。

艺术产业越来越丰富

当人们谈论大的艺术市场时,需要把眼光从传统认知中的艺术市场抽离出来,我们会看到艺术产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形态。谢晓冬创立在艺APP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从展览的角度切入,国内一线城市的商业展览越来越多,普通人进入艺术领域的第一个场景往往就是这些展览。“我相信今天来逛艺术北京的观众,很多都只是艺术爱好者,他们会花100块钱买门票,他们也是市场的参与者,但他们可能不会买艺术品。”谢晓冬说,艺术展览的市场非常大,一些成功的商业展览会有门票、衍生品、广告等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收入,而国内最大的画廊一年的产值也很难达到这个数。因此,就大的艺术市场而言,会催生出很多商业展览品牌,他们或许会成为艺术市场的一股新生力量。

IP也是近些年来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艺术IP化的产品也随之增多,这些领域的兴起,会给艺术市场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更广阔的思考维度。除此之外,还有艺术教育、面向B端的服务等等,这些也是近年来市场的热点。谢晓冬总结说,新的变化,新的形态,使整个艺术产月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丰富。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革

移动互联网会给艺术领域带来很大的变革和影响,这点毋庸置疑,然而通过什么方式影响艺术是大家都在探讨的。大部分互联网人选择从艺术电商领域切入,去做在线拍卖或在线画廊,但是谢晓冬和他的在艺选择了从社交切入,做一款功能工具。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所有艺术跟人的触点当中,交易是最低频的一个环节。无论是经纪人还是收藏家,购买艺术品带有投资和交易的属性,而非将其作为单纯的消费品。“女生可以一年四季都在网上买衣服,我们想吃橘子也可以经常在网上下单,而这种复购性、高频性、刚需性是艺术品不具备的特点。因此,只从艺术品在线交易去看的话,这还是一个小众市场,不能做大。”谢晓冬认为,互联网介入艺术领域,还是要找到一个需求更大、使用频率更高的场景。

现在有很多公司推出在线拍卖平台,谢晓冬认为单纯把拍卖尾部的一块儿放到网上,规模很难做大。“因为艺术品消费的链条很长,不是仅看价格就可以成交,需要有说服、了解、反复沟通的过程,所以高端艺术品势必还要依赖线下的平台。单纯电商平台,只能够消化这个链条的一部分。我认为这是所有艺术品电商先天存在的弊端,它的规模和用户基数很难做大。”他认为,还有那些基于微信语境的所谓“艺术品电商”,只能算作是工艺品,对于提高一个民族的审美、促进大众了解艺术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因此,他表示不太看好艺术品电商能够大规模发展,毕竟一个平台要想壮大,需要服务更广大的民众。

尽管如此,谢晓冬说自己并不是一个艺术电商的悲观主义者,人们需要新的思维去完善它,现有电商模式只是没有办法实现对于存量的转化,所以规模很难做大。“欧洲最大的艺术品在线平台已经宣告破产,美国最大的在线电商也很难维持。我们不能说这个方向错误,方向并没有问题,只是目前的发展还没有到成熟的地步。”将来技术层面的突破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新的机会,谢晓冬认为,未来商业形态一定是融合了线上和线下,纯线上的时代确实过去了,他说:“虽然拍卖晚了一点,但是我觉得拍卖先天性的就是这种场景,不可能单纯依靠在线的模式就做得非常大。就像不能一件过亿的拍品没有团队做客服和预展,只纯粹在线上拍卖。这事可能不靠谱。”

责任编辑:徐可芒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