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 >  正文

听平安产险高管讲述:高科技代替眼睛做风控

2018-07-06 08:14 来源 : 证券日报        作者:冷翠华

分享至

“以前的保险服务,主要是做好灾后理赔;现在做服务,防灾减损与事后理赔并重。以前做风控,主要靠眼睛,现在则在很多地方用上了高科技。”谈及保险服务的今昔对比,平安产险北分的老风控人——财意险部风险管理负责人郑庄硕感慨良多。

而在平安产险北分车意险理赔部经理刘赓眼里,科技的变化改变了保险服务的方式,但不会改变保险人的初心,任何时候,“服务至上”的理念都应好好践行。

有一群保险人,他们任职于保险公司的理赔和风控等部门,在服务于客户的过程中见证保险业的发展壮大。在他们的眼中,近年来保险业有哪些重大变化?又有哪些东西从未改变?“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与风控部和理赔部负责人面对面。

科技改变保险服务方式

“经过测算,这一次风控工作大概减少了3000万元的损失,对保险公司和客户都有很大的价值。”郑庄硕介绍说。

据郑庄硕介绍,南京一家有机光电公司投保了财产一切险和机损险,总保额5.4亿元,该公司专门从事OLED照明面板及灯具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其中,有2条核心生产线价值高达1.4亿元。

由于承保的产品十分复杂,若只借用保险人员的双眼,很难发现风险所在。但在红外热像扫描技仪的帮助下,平安产险北分的风控工程师发现了高等级风险7处,中等级风险3处;其中部分核心设配电子元器件已完全烧焦,处于崩溃边缘,一旦起火,将导致进口设备和洁净产房污染受损。

发现风险隐患之后,平安产险风控工程师与客户专工一起分析原因,认为其进口的一批设备存在线路设计及散热缺陷。幸运的是,该批设备尚在保修期内,平安协助客户向设备厂家成功索赔,对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根源性改善,降低了风险隐患。

在另一起承保案例中,平安产险持续为一家光伏企业客户提供红外检测风控服务,帮助客户改善电气风险。在平安产险承保的5年间,该企业各级电气缺陷数量从40个下降到4个,其中一般缺陷数量从16个减少到0个,重大缺陷数量从21个减少到3-4个,危急缺陷数量从3个减至0个;5年间,保险公司的赔付金额也从375万元下降到0元。

而在平安产险,还有一项广为应用的技术,即鹰眼系统。这是一个基于物理空间的数字化风险识别系统,拥有风险评级、灾害预警、客户专属地图和产品专属地图等功能,提供风控服务。平安还自行开发了预警平台,对接中央气象台灾害预报,可向客户实时发送台风、暴雨、暴雪、冰雹、寒潮、雷电、霾、沙尘暴以及大风等9大气象灾害预警防控短信。

在郑庄硕看来,只有不断追求科技的进步并加以应用,才能进一步做好防灾减损工作,“科技帮助我们向理想目标靠近,即少出险、不出险,保障客户生产的顺利,同时也改善险企的承保盈利情况。”他表示。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