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正文

免密支付藏身多个主流支付场景 求安全 持卡人和银行员工主动取消

2018-07-03 07:57 来源 : 证券日报        作者:刘萌

分享至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场景我们都会用到“免密支付”:“网络平台打车,下车之后没动手机直接就扣走了乘车费”、“超市结账,点开付款码,收银员扫一扫,直接支付成功了”……

免密支付的确能给大家提升不少支付体验,但也被不少用户吐槽“缺乏安全感”:无主动授权、无醒目提示,跳过“输入密码”、“确认金额”等环节,更让人担心的是,很多手机应用都青睐免密支付,系统甚至会默认开启。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银行网点发现,部分持卡人已主动到银行关闭相关业务,甚至于有银行员工坦言,“自己也已经取消了免密支付功能”。

部分免密支付功能默认开启

目前,很多人习惯于支付宝和微信两种手机支付方式,而免密支付也在这二者一项重要功能。

《证券日报》记者打开支付宝“付款码”使用说明,在第二条“付款额度”中明确写着“在境内付款时,每笔小于等于1000元的订单无须验证支付密码。在境外付款时,为了保障您的支付顺畅和安全,支付宝安全系统会根据客观情况和风险控制,动态调整您的免密支付额度”。

微信钱包的“付款码”使用说明中也将免密支付的额度限定在1000元以内(在商户列表中的商户消费时,则为单笔付款金额3000元以内),另外还规定“财付通有权根据客观情况和风险控制需要调整您的免密交易额度”。

除了支付宝和微信,银联的发卡行也通常将“小额免密免签”功能与“闪付”设置为默认开通,6月起,小额免密支付业务的单笔限额由此前的300元上调至1000元。

事实上,随着消费者使用新型支付方式的频率越来越高,可能出现“免密支付”的情况远远不止上述支付平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有意无意的使用着“小额免密”支付功能,但当被询问是否记得何时开通此类服务时,回答大多是“不太清楚”,或者不是自己主动开通的。

以某热门旅行软件为例,在支付界面下方有一行字体非常小、默认为自动勾选的规则。《证券日报》点击规则后发现其内容包括:“您认可和同意:输入个人信息进行交易即视为您确认交易和交易金额并已不可撤销地向系统发出指令,银行或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机构将根据您的指令从您绑定的银行卡中将您确认的交易金额划扣给收款人。”

除了部分软件对于免密支付默认勾选“同意”外,还有多个美食类软件或智能售货机等并没有选择的选项,这也就意味着用户不同意免密支付就不能使用该程序。这类软件或小程序一般在首次扣款时验证支付密码,并授权客户选择相应的支付应用后从交易中直接扣款。

《证券日报》记者查看财付通“扣款授权确认书”发现有如下描述——“您同意本确认书即视为您已向财付通提供自动续费授权,并自愿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法律后果。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商户向财付通发出支付指令,财付通就可按照该指令进行资金划扣,财付通对商户的支付指令在实质上的正确性、合法性、完整性、真实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相关法律责任由您和商户自行承担。”

L女士(化名)就曾经历过财付通签约自动扣费的程序,在L女士未消费时自动扣款的情况。在L女士咨询相关客服时,客服告知原因是“后台出错,正在修复,多出的扣款会自动退回到付款账户”。在等待2天后,多出的扣款依旧没有退回账户,在L女士多次催促时,客服人员以微信转账的方式将多扣款项转回。虽然L女士最终追回了多扣款项,但是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