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品 >  正文

艺术点亮“一带一路”(2)

2018-05-29 09:19 来源 : 收藏投资导刊     

分享至

收藏投资导刊:“一带一路”的提出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有什么作用?

 

粟多壮:作为一个新崛起的经济大国,中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挑战。在与世界的博弈与合作的过程中,当代艺术作为多重文化冲突中的重要角色,能以其独特的身份促进对文化差异的理解、认识、沟通和协调。从全球视角来看,我们正面临一次重大的变革,一个文化发现及其艺术价值重构的重要时机。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和文化融合,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发展战略、多边战略、全球战略,对周边的生态文化和多个领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重建人类文化版图,拓宽中国文化交往发展的空间。

中国的文化实力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而当代中国的艺术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表情,艺术是社会状态的寒暑表,当代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体现,是帮助国际社会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的最佳载体。

 

收藏投资导刊:北京当代艺术馆是如何实施一带一路文化战略的?

 

粟多壮:作为民办的美术机构,北京当代艺术馆征集了世界各地的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在这里展出,体现了它的担当精神。在历史事实中梳理中国文脉,在世界文化新格局中,建立起中国文化的话语权。吸引社会公众对“一带一路”的关注,促进中国文化艺术软实力的发展。此外,我还发起了共振计划也与一带一路的精神相符合。

 

收藏投资导刊:共振计划与一带一路的相符性体现在哪里?

粟多壮:“一带一路”建设强调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这就要求一切往来与合作都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先进的文明。在“共振计划”的视觉平台上,中国智慧与西方哲思将直接面对,激情碰撞。从中国出发,是一个具有中国质感、探寻东方艺术和哲学本质、既重视传统亦关注当下的持续性艺术推广项目,内容涵盖雕塑、绘画、影像、装置、公共艺术等各种艺术式样,目标是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与国际脉搏律动,向世界呈现呼吸的、脉动的、真实的中国状态。

 

收藏投资导刊:共振计划将中国艺术家作品带到国外展览会有什么效应?

 

粟多壮:国外民众常常通过三星堆、兵马俑以及中国古代经卷、书法来了解中国,而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认知却严重匮乏或者偏颇、误解,这说明我们对当代艺术的传播力度、广度、深度则远远不够。共振计划将最能体现中国当下面貌的作品在不同的地方空间以最真实的面貌呈现出来,跟当地的文化和民众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更深层次的传达我们本身传统的、核心的、当下的理念。

在交流中我们发现西方观众对传统和当代关系的看法非常不一样。西方艺术家自我标榜的是反传统,树立自己的艺术系统,传统相对西方观众来说是负面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是有关系的,但我们是在中国一定的语境里完成从传统到当代的转换,我们希望把这个领域的艺术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坚持多元、开放、创作自由的前提下,增强对文化艺术品主动输出,将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中国优秀艺术作品推向国际舞台,培养具有较强实力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要让中国艺术家了解世界,要组织海外考察,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系统性研究,从而形成一个更具活力与竞争力的艺术体系,使中国艺术品在建构全球话语权的过程中得到最为有力的支撑。

 

收藏投资导刊:为什么共振计划中把国外艺术家请到国内驻留作为重要的一部分?


粟多壮: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文化走出去已经不再是单向从内向外的过程,那种一厢情愿地靠强势推广和单向宣传的传播方式,往往欲速而不达,影响文化走出去成效,甚至影响到国家间的政治伦理互信。文化是互动的,要打破简单强调以我为主的单向传播方式,形成双向互动的合作格局。

我们共振计划中邀请的艺术家有的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们表示过去对中国的概念是落后甚至是负面的,邀请他们来到中国之后,他们体验到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与他们所想象的和他们在书上所读到的是不一样的,通过类似共振计划这样的文化的事件项目 把西方的艺术家到中国,让他们切身的体验中国,他们所传达出去的能量大部分都是正面的 这就是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意义。

责任编辑:李坤凝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