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跋涉者的足迹》专访: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正能量

2019-06-17 09:47 来源 : 新华出版社     

分享至

 “我从194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以来,特别是从事新闻教育事业以来,撰写各类文章共计几十万字,但没有一篇是记录我人生历程的文字,今日之《跋涉者的足迹》的出版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为我工作70年做个纪念,同时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家住北京朝阳的劳沫之老人,今年86岁,虽头发已花白,但精神矍铄。她拿着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跋涉者的足迹》一书告诉本书的责任编辑丁勇,这是她离休后出版的第一部专著。

劳沫之教授与《跋涉者的足迹》责编丁勇合影留念

2019年4月摄于劳教授家中

我从《跋涉者的足迹》一书中得知,1949 年 7 月 20 日,劳沫之离家投身湖北人民革命大学,结业后,被分配到革大校部教务处工作。在校刊《革大生活》任编辑干事。1953 年 2 月 26 日,劳沫之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1956 年,劳沫之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实现了她的大学梦。8 月 27 日,她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到大学报到入学。四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来,教书40年如一日,育人无数。她从助教而讲师,从副教授而教授,直至离休,今年已经86岁了,但仍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言传身教地传承给我们下一代。于是乎,自80岁起,劳老师重拾记忆,奋笔疾书,每日写上几百字,将自己一生的求学经历、事业拼搏、教书育人、心灵感悟以及夫妻之情、母子之情、母女之情、家国之情融入字里行间。历时5年之久,将人生各个历程的重要片段全部浓缩在这部40多万字的宏篇巨著——《跋涉者的足迹》中。目前,该书在全国新华书店以及京东、当当等各大网店均有销售。

打开这本厚重且印装精美的《跋涉者的足迹》,劳沫之老师那平易近人、热情可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细读此书,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细腻,语气时而轻松,时而严肃,叙述生动翔实、淡定。使人深感劳沫之老师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扎实、厚实、真实。满纸皆是激情、真情、友情、亲情。其人令后辈敬仰、其事让读者难忘。

在我与劳老师的谈话中,得知劳老师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执教新闻采访写作课近40载,弟子数千人,桃李满天下,劳老师的学生,多是新闻媒体中的砥柱脊梁,其中亦不乏业界的领军人物,如担任过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保育钧、深圳特区报总编辑陈锡添、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程曼丽等。谈及她的卓越成绩,劳老师只是淡然一笑:“都是这些人自身努力、刻苦学习使然。”

劳老师戏称自己的这本书是个“大杂烩”,其实不然。如果要解释这部巨著的意义所在,或许劳老师在书中自序里所写最为精准:或学写作,或学耕耘,或学做事,或学做人,时而举步维艰,时而如履薄冰,时而负重爬行,时而健步如飞。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体察到社会的千姿百态。

如果读者朋友能细读此书,我们还能看到了一位中国女性对新闻事业执着的热爱,对学生慈母般的关心和帮助,对国家默默的无私的奉献。这些看似平凡,看似普通,实则高尚的理想情操,不正是当前社会变革中弥足珍贵的东西吗?

在劳老师无形的感化下,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沐浴着党的雨露,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而茁壮成长,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时机,学习革命前辈们的高尚品格,将他们的奉献精神传承给下一代,让这些精神深深印到国人的骨子里去,遇事不退缩,坚持伸张正义,传递正能量,做一个堂堂正正的革命后继者,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书摘:

无忧童年

我从1933年2月出生,到1939年10月离开家乡——因家乡已被日寇占领,父亲把母亲、弟弟和我接到湖南,直到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才迁回武汉,虽然只在家乡生活了短短的五六年,但同母亲相处几年的往事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竟越来越清晰、难忘。

母亲一生生育了三男五女,成活的却只有一男三女。最先出生的两个哥哥长到两三岁时,因农村缺医少药,竟同时被麻疹病魔夺走了生命。直到母亲四十岁时,才生了小我三岁的弟弟。两个姐姐出嫁后,母亲既要操持家务,做饭、洗衣、纺线、织布、喂鸡,又要照料幼小的弟弟,对我的管束比较宽松,所以我能够随心所欲做很多事。这便使我享有一个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

1959 年暑假,劳沫之回湖北广济县武穴探亲时同母亲合影。

回忆起来,当时小小年纪的女孩,竟做了许多应是男孩子去做的事情。比如春天雷阵雨过后,村子附近公路旁的草地上会长出一种类似小木耳的菌,淡绿色的,俗名叫作地打皮,可以做下饭的菜。我曾独自一边放牛,一边捡拾地打皮。夏天抗旱时,我曾同二姐和堂姐到村外为稻田车水,人小无法坐在车水条板上踩车,而是双手紧扶车杠,双脚站在车水的踏板上,左脚上右脚下来回地学着车水。秋天棉花成熟时,我也曾跟随姐姐们一起到棉花地里摘棉花,还曾挽起裤腿,打赤脚到大人们正在将刚收完蚕豆后的秸秆翻犁作肥料的水稻田里,捡摘蚕豆秆上残留的蚕豆。最有趣的是,在我家大门对面有一个小荷塘,我见有的大人下到荷塘里用脚踩莲藕,挖出一节节白莲藕,十分羡慕。于是有一天,我也挽起裤腿下到荷塘里,一手扶荷叶枝,一只脚顺着荷叶的茎枝往水下踩,竟然也踩到了莲藕,只是水深,小手小胳膊无法伸到水底将莲藕拔出水面,最后不得不失望而归。当水塘里的菱角成熟时,我随堂姐坐在打谷盆里以手代桨,在塘里划来划去摘菱角,那是多么欢乐的时光啊!在农村常有人家用稻田栽种荸荠。荸荠成熟后,稻田里无水,有时干得形成一道道裂纹,把荸荠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我曾利用小树枝翻起一大块,竟见排列着许多荸荠,真是惬意极了!在我家后门外有一大块菜地,菜地边还长有高高的杨树。我曾同村里的男孩子一起,在树下的平地上挖坑玩弹子球的游戏,还捉一种从杨树上爬下来的小昆虫(俗名叫铁牯牛,大小约一寸长,背上有黑白相间的斑点,头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长长的触角,触角上也是一小段白一小段黑)作为宠物玩弄。在菜地里的菜架上捉纺织娘,捉螳螂,捉蚂蚱,捉蜻蜓,捉蝴蝶,在墙缝里捉嗡嗡叫的蜜蜂,在院子里捉闪闪发光的萤火虫,也是常有的事。夏夜纳凉,有时玩哭嫁的游戏,让弟弟扮新郎,让一位堂妹扮新娘。将手帕盖住“新娘”的脸,还要“新娘”假哭(我的家乡凡女儿出嫁时都会痛哭)。我还曾同伙伴们一起,用线团做成的小球,比赛看谁抛得远。还在门前场地上玩人碰撞人的游戏,即双方若干人分别排成两行,双方高唱:“天上雾雾沉,地下闯麻城,麻城闯得开,把某某(对方某孩子的姓名)捉过来(算是俘虏)。”唱罢由一方的某人向对方的人墙冲去,如果将人墙冲垮,捉到“俘虏”,就为取胜者(我的家乡与大别山相近,土地革命时期发生的黄麻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我党在长江以北地区领导的首次农民武装起义,在民间影响深远)。玩这种游戏时大家兴致极高,常常忘了回家,直到母亲高喊回家吃晚饭为止。有时候晚上也闲不住,曾同邻居小朋友一起,搬起板凳,爬到手能触摸到房屋墙洞的高度,用手掏麻雀窝。有时竟能掏出一两只满圈黄嘴的稚小麻雀,或者几个麻雀蛋。家乡多湖泊,常有大雁飞来。有时见到空中飞过来排列成行的雁阵,我就带着弟弟在稻场上仰望,高唱这首童谣:“雁(家乡方言,‘雁’字的语音念‘岸’)雁!排个‘人’字给我看。老子(家乡的习惯用语)请你吃红饭(家乡种植的红米粳稻),你给老子生红蛋(家乡有喜庆时给亲友赠送红蛋的习俗)。”虽然我的玩性大,但母亲从未训斥过我,更从未打过我,总是依着我的性子。唯有一次,我不知生什么病,母亲要我咽一粒小白药片,我却跑走拒不吃药,气得母亲举起棒槌(农村妇女洗衣时捶打衣服的长木槌)追赶我吃药,但母亲终究未追上我。

由此说来,我的胆子够大的了。其实不然,一到晚上,母亲让我独自一人回卧室睡觉时我就害怕,老怕有什么鬼怪出现。母亲常常忙了白天,还要忙黑夜。她利用夜晚点上油灯纺线,我只好端起小板凳,坐在纺线机旁,一直陪伴她纺完线才一起上床睡觉。她还利用夜晚坐在织布机上织布。我也常常站在织布机旁,注视她如何向梭眼里穿线,如何将梭子一左一右地在织布机里穿来穿去。母亲织成的布有蓝色、紫色和赭色的条纹。用这种布缝制成衬衣十分漂亮,而且结实耐穿。母亲不仅会纺线、织布,还会染各种印花布,用印花布为女孩缝衣,或做被面,也十分别致。母亲有时还用淘米的竹笤箕发绿豆芽或黄豆芽,我也会陪伴在她身边。母亲还会养蚕。我清楚地记得,她将蚕蛾产下的卵用纸片包好,揣在怀里,利用人体的温度孵化出像小蚂蚁模样的蚕宝宝,然后用桑叶喂养,直到结茧成蛹,最后变成蚕蛾。因此,我从小也学会了养蚕,有时和同伴一起到有桑树的地方摘桑叶回家喂蚕。平日里,母亲做的白萝卜干脆甜脆甜的,十分可口。母亲所做的腊八豆不仅滋润滑口,还喷发出一种特殊的浓香味。母亲不仅会用糯米做酒酿,而且用大米做出的酒酿也同样香甜。到要过年时,母亲除了忙着炸豆腐丸子、炸排叉、炒米花,还会将关东糖熬成糊状同米花和芝麻搅拌在一起,捏成圆圆的糖果。另外,母亲还要做吊浆汤圆,做咸绿豆馅的糍粑。当时见了这么多好吃的食品,别说有多高兴了。

我的童年虽说平淡无奇,但我却一直深深地怀念它。怀念它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我会永远将它留在我的记忆里。

写于2012年10月(虚岁八十后)

《跋涉者的足迹》

劳沫之 著

新华出版社 2019年4月

ISBN:978-7-5166-4523-9

内容简介

作者在书中自述了八十多载人生岁月中亲历的很多深刻的、和中国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重大事件,其中不乏有趣且引人思考的个人经历和家庭生活,呈现了一个个充满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社会、对国家无私奉献的精彩画面,折射出一位中国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高尚思想和良好精神风貌。全书叙述生动翔实,语言时而轻松,时而严肃。一个女性的人生,和一个国家的发展,跃然纸上。

作者介绍

劳沫之,生于1933年2月,湖北省云梦县人。194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曾在湖北人民革命大学、湖北省财经干部学校任校刊编辑等职。1960年5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助教、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研组组长(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中原分会会员,并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聘为研究员和咨询委员、被美国传记协会聘为顾问委员会研究会研究员。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曾为其颁发“20世纪杰出成就奖”,并收入该组织撰写的《国际名人传记辞典》。还入选《世界名人录》(中国卷)《国魂——跨世纪中华兴国精英大典》等书籍。合作专著主要有:《新闻通讯写作》(荣获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成果优秀奖)《专业采访报道学》《新闻写作讲义》《新闻通讯作品选评》等。在报纸刊物上发表新闻通讯作品或新闻采访与写作方面的论文六十余篇。

责任编辑:黄采萧
相关推荐
  • 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足迹”

    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足迹”

    梳着两个小辫子的劳沫之,曾带领几个学员到农村参加土改,并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一篇篇“土改日记”记录了那个改天换地的时代。
    2019-05-28 09:12
  • 《跋涉者的足迹》

    《跋涉者的足迹》

    著名教授劳沫之女士在耄耋之年,凭借手中的一支笔,还有满腔的激情和勇气,创作了一部集人生历程和思想感悟的鸿篇巨著。
    2019-04-25 08:40
  • 新书速递:一部《跋涉者的足迹》呈现人生精彩画卷

    新书速递:一部《跋涉者的足迹》呈现人生精彩画卷

    作者以自身亲历过的事和感受过的情愫,高度概括了自己八十余载漫长的人生之旅中,那些刻骨铭心的重大事件与人生感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2019-04-12 08:43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